但此时越於菟却给了他另一个方案,还顺便叫来了紫鸢一起。
“你说有没有方法,把着天气调热一些?”
“天气?你要怎么个热法?”
“不多,也就上升一点点,这个一点点可能需要先试试,但我的意思是,交州荆州扬州都得再热一些。”
“三州的范围……这确实是有点大了……”
此后在无数次的试验之后,几人终于敲定了方案。
就是把截教的神像和勾玉作为妖术和灵法的支点,慢慢的延伸布置到整个区域去,然后再来一个巨大的做法就能成功了。
而这个天气热一点也很好理解,就是平均温度上升5°左右。
别小看这个5°啊,你们天下无敌的明朝就是死在这个5°的手上。
高这一点点的温度,北方稻栗合种的模式就能回归,届时才是中华大地的真正起飞。
这也是越於菟的一个实验,如果这种事情都可以用妖术和仙法解决,那么枯竭的郑国渠好像未必也不是不可以用这招拯救一下不是……
毕竟它模拟了很多次,要想拯救关中盆地,还真的只有仙法比较划算。
用战舰的高科技,始终需要持续而大量的投入,一点都不划算。
北方经济的没落,很大程度上就是稻栗合种模式在气温下降的北方行不通了,这时候南方靠着大量的未开发地成了香饽饽。
这才导致了日后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全部转移到南边。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关中盆地命脉,郑国渠,他突然不行了。
是的,他在汉武时代就开始不行了,此后一直修渠也救不回那个逐年下降的水位,除非你能把水位拉回上来,不然压根救不回。
郑国渠一死,关中盆地也死了,到时候只要天气一冷,整个北方直接就G,救都救不回。
北方没了,那只能靠什么?靠南方咯。
很简单的一个现象,看东林党这帮江南地主官僚集团你们就懂了,不就是仗着南方良田多,钱多,经济重心也在南方嘛
你看看北方突然支棱了,不需要他们南边了,他们还能这么牛逼么?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女频霸总小说男主的姓氏大部分都是南方侨姓的?
北方从三国开始,就一路往下掉了,一点都救不回来。
唯一起死回生的时候是唐代,你们看看那会有南方啥事么?没错,没有。
唐代之后,北方就彻底救不活了,温度一路掉下去直到现在就拉不起来。
说实话,要不是越於菟的战舰电脑里有这段时期的气候信息,他还真的打算考人力科技去解决的。
直到他看了这个资料,他才靠蔡韶那边使用仙术去挽救。
不然你找个能逆转小冰期温度的科技我看看?
就是21世纪的现代化中国都对小冰期束手无策好吧。
就是越於菟那个时代,那他也带灭星级天气武器穿越过来才行。
可惜,他没带。
……………………
今日更新,错字颇多,见怪见怪
放假了,但是更新会缓慢些,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