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
大力开凿、修缮驿路,修建官民两用驿栈。
设官办学堂,推行中原科举应试制度。
经过考察,将倭奴道治所定在了本州岛东南的星汉平原。
几年时间,一座能够容纳二三十万人生活的城池拔地而起。
皇帝赐名——周城。
荆王宇文元的王府,总管府,刺史府均设在周城。
如今。
倭人已经尽数迁走,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被允许留下。
中原百姓已达三十万,后继还将移民数十万。
几十年后,有关倭国的痕迹就几近于无了。
倭国,将成为华夏历史上诸如夜郎,楼兰,哀牢这样的古国名。
“谢陛下!”
“不论在哪,王家子孙定当遵循祖父之志,为国为民,不负圣望。”
王绥远万万没想到。
日理万机的皇帝,竟然为了王家安顿这等琐事上心操劳。
作为户部右侍郎,如果一直留在京城的话。
以后擢升为尚书也不是没可能。
去了倭奴道,就相当于放弃眼前的所有权势地位。
显然,王轨对子孙的家教极好,家风也是浩然正气。
王家去往倭奴道后。
王绥远将出任刺史府长史,全力辅助尹东臣处理政务。
以后大有可能接任刺史一职。
“老哥哥有你这好大孙,可以笑着去了。”
“绥远是我们看着长大的,颇有乃翁之风。”
“戒骄戒躁,播洒文明,守护国土,功绩永传……”
“谢两位国公爷,后生晚辈谨记于心。”
颜之仪和乐运也对王绥远赞赏有加。
“你去接待宾客吧。”
“朕和两位老国公在此坐坐。”
宇文衍点头,让王绥远不必守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