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总,久仰。”对方伸出手,“我是张维诚。”
方青叶一怔:“您就是《财经前沿》上那位撰文呼吁‘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太空竞争’的张司长?”
“现在叫张董了。”张维诚微笑,“退休两年,又被请回来干活。”
两人落座后,张维诚直奔主题:“你的材料我看完了。大胆,但也危险。你知道为什么国家一直没放开商业火箭发射许可吗?”
“因为怕失控。”方青叶答得干脆。
“没错。卫星乱飞,轨道拥堵,甚至可能被用于非法监听。但时代变了。”张维诚叹道,“美国星链已经部署四千多颗,覆盖全球。我们再不行动,未来太空话语权全在别人手里。”
他顿了顿:“国新可以为你提供五十亿战略投资,条件只有一个??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数据共享,应急调用。”
方青叶瞳孔微缩。
这意味着,拓方科技将从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转变为“国家队”的重要补充力量。
“我可以答应。”他说,“但前提是,保持运营独立性。技术研发、人才激励、市场决策,必须由我们自己主导。”
张维诚点头:“这点可以写进协议。另外……”他压低声音,“关于蓝箭航天被阿里控股的事,上面也有讨论。有些人担心,互联网资本掌控航天平台,会不会形成新的垄断?”
方青叶眯起眼睛:“所以,您希望我们成为平衡力量?”
“聪明。”张维诚笑而不语。
一周后,杭州。
马芸再次接到欧科微来电。
“老马,钓鱼那天你说合则两利。”电话里,欧科微语气平和,“可最近的动作,不太像想合作的样子啊。”
马芸靠在办公室沙发上,望着窗外雨幕:“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你们搞星链,我们投蓝箭,各走各路,很正常。”
“正常?”欧科微轻笑,“你控股蓝箭,等于掐住了国内唯一具备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公司。下一步是不是还想买测控站、抢发射工位?”
马芸沉默片刻:“我只是看好商业航天的前景。”
“前景?”欧科微声音冷了几分,“你是看好‘控制’的前景吧。别忘了,航天不是电商,拼完价格就能通吃天下。这里拼的是技术积累,是国家战略,是十年磨一剑的耐心。”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叹。
“或许你说得对。”马芸终于开口,“但如果我说,我也想建中国的星链呢?”
欧科微愣了一下。
随即哈哈大笑:“那你该找我合作,而不是对着干!”
笑声落下,两人同时陷入沉默。
良久,马芸低声说:“也许……我们可以再谈谈。”
“随时欢迎。”欧科微道,“不过下次见面,别再说钓鱼了。咱们该谈点实在的??比如,怎么一起把蛋糕做大。”
电话挂断。
窗外雨停,乌云散尽,一道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西湖波光之上。
而在南新市拓方科技研发中心,第一枚“苍穹-1”小型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方案,已完成终审。
王杨抱着图纸走出会议室,抬头望天。
春阳正好,万物生长。
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