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你说我是大佬?篱笆好文学 > 827 大洋彼岸的警惕(第2页)

827 大洋彼岸的警惕(第2页)

文章一经发布,舆论哗然。

社交平台上,“警惕民营航天变相卖国”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部分网友甚至发起联名petition,要求暂停所有民营航天企业的发射许可审批。更有甚者,扒出查绍馥早年留学美国的经历,称其“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质疑其忠诚度。

公司门口一度聚集记者与围观群众,安保人员不得不封锁园区。

查绍馥没有露面,而是连夜召开紧急董事会。会上,有人建议立即切割海外资本,回购股份以正视听;也有人主张强硬回应,起诉媒体诽谤。

“都不对。”方青叶打断争论,“这不是公关危机,是精准打击。幕后之人,想让我们自乱阵脚。”

“你是说……阿里?”王杨咬牙。

“不排除。”方青叶看向查绍馥,“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主动公开股权结构,列出每一笔资金来源,并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进驻核查。同时,向全社会公布‘苍穹计划’的技术路线图和应用场景,让大家明白我们在做什么。”

查绍馥沉吟片刻,点头:“还可以加一条??我们将设立‘公众监督委员会’,由科学家、媒体代表、普通市民组成,定期开放实验室参观,接受社会质询。”

“这会不会泄露机密?”李丽担忧。

“真正的核心技术不会写在展板上。”查绍馥站起身,眼神锐利,“但我们必须让人相信,我们不是一群只想赚钱的商人,而是一群想把中国人的卫星送上天的理想主义者。”

三天后,拓方科技官网首页更新。一份长达八十八页的《透明化白皮书》对外发布,涵盖公司治理、资金流向、技术进展、安全承诺等全部关键信息。同步上线的还有纪录片《仰望者》,记录了团队三年来的奋斗历程:从最初蜗居在创业园地下室,到如今拥有千人规模的研发中心;从第一块电路板的手工焊接,到“苍穹-01”在真空舱中自主校准姿态……

视频末尾,一位年轻工程师面对镜头说:“我妈问我,天天加班到底图什么?我说,等将来哪天她用手机看直播的时候,信号是从我们造的卫星上传下来的,那一刻,她就会懂。”

这句话悄然击穿了公众的情绪防线。

舆情开始逆转。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场所谓的“资本迷局”,实则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对新兴力量的围剿。知乎热榜出现新帖:《为什么我们总担心民企做得太大,却不问自己为何没能做到?》;微博上有航天爱好者发起#我支持中国民营航天#话题,阅读量破十亿。

就连央视新闻客户端也罕见地转载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创新不应被猜忌扼杀》。

压力之下,那家首发负面报道的媒体被迫发布致歉声明,承认部分内容未经核实。

风波渐息,但查绍馥知道,这只是中场休息。

真正决定胜负的时刻,即将到来。

十二月初,海南文昌发射场传来消息:“长征六号”将于明年一月中旬执行新年首射,搭载包括“苍穹-01”在内的四颗卫星。发射许可证正式获批!

全公司沸腾。

当晚,查绍馥设宴款待核心团队。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唯有方青叶始终沉默饮酒。散场时,查绍馥送他回宾馆,路上问道:“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万一失败了呢?”方青叶望着漆黑的夜空,“火箭点火后偏离轨道,或者卫星未能分离,甚至爆炸……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成为对手口中的‘不自量力’。”

查绍馥停下脚步:“那你后悔吗?”

方青叶摇头:“不后悔。但我怕辜负那些相信我们的人??投资人、员工、政府、老百姓。他们把期待托付给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多厉害,而是因为他们渴望看到一种可能:一个普通人也能参与书写中国航天的新篇章。”

查绍馥久久无言,良久才道:“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赢。”

元旦前夕,青海湖测控站完成最后一次联调测试。雷达成功捕捉到国际空间站过境信号,误差小于0。3秒。同一时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捷报:“苍穹-01”顺利完成总装联试,转入发射前最后检测阶段。

整个拓方科技进入倒计时状态。

一月十五日清晨六点,文昌清澜港外海雾弥漫。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乳白色的“长征六号”静静伫立其中,箭体上印着鲜红的国旗与“CZ-6”编号。控制大厅内,各方技术人员各就各位,气氛肃穆。

查绍馥与方青叶并肩坐在观摩区前排。两人均未穿西装,而是换上了统一配发的蓝色防静电服,胸口绣着“TuoFangAerospace”字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