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要说朱标累,连他都有点吃不消,这还是在有阁臣的情况下……
而不等他歇息多久,,被召的几个人,很快就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行了行了,不用那么多礼了,坐吧,今天叫你们几个过来,就是商量下粮草的事情,保儿,这事之前一直都是交予你去办的,怎么样?”
朱元璋处理事情向来直接高效,他等几人落座,就直接发问。
而这粮草事情,三人皆是立马听懂了,指的是北伐的粮草。
作为参加过前两次北伐的大将,李文忠对粮草一事,那是再熟悉不过。
“禀陛下,北边的几个粮仓,已经补齐,未来需要随军的物资,也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出发。”
历史上的第三次北伐,应该是洪武十三年,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上万人在和林屯扎,怀疑有南侵动向,才让朱元璋派出军队前去击破。
而现在,洪武十二年的朱元璋,已经在朱安宁的刺激下,等不及了……
这战争的发动,已经偏离了历史的轨迹。
但是,却也是计划周详。
第三次北伐由刘伯温提起,在胡惟庸被杀之后,那是朝野再无人反对。
而还在训练的边军的徐达,汤和,也被他陆续叫回,也交代了这北伐势在必行的决策。
随后,更是带着预备这第三次北伐的李文忠去看了朱安宁的新粮,让他不必有那么大负担。
现在最后欠缺的就是北元的动向了……
所以他才抓了刘伯温和李善长也一同前来。
作为朱元璋麾下的两大谋臣,一把年纪也得发挥下余热嘛。
几人就在殿内直接商量了起来。
朱元璋还展开了一堆北边发来的秘报供他们参考。
这是一场阔别了七八年的战斗,很快他们就从怎么打,谈到了谁去打。
“北元余孽重兵在西边,平西侯坐镇中军最为合适。”最后还是李文忠提了个意见。
“沐英?”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却也是点了点头:“他沉稳,就让他去。”
这次北伐,没有提名一众老将,却提了沐英。
在场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那是第二次北伐打得太难看了呀……
“这事就这么定了!”
决定几万人生死的事情,就被这么几人,在这小小的殿中决定好。
很快,大明这个机器,将会开始为了这件事情而运转。
这件事情,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
朱元璋挑了下眉,把目光移到了刘伯温和李善长身上。
“这北伐一事虽然重要,但是还有件关乎我朝未来的大事,韩国公,诚意伯,咱想问下,那些准备未来用来存粮的官仓也已经开建了,当地的官员可有什么反应啊。”
这个问题,一下把刘伯温和李善长给惊醒了。
他两一个是御史中丞,监察百官,一个是当朝太师,统领文官,所以朱元璋这问题,对他们发问是毫无问题的。
怎么答……才是关键。
答无事发生,那就是自己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