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拍了下龙案,大怒道。
显然,他彻底信了王守仁的推断。
越想越不爽,那都是朕的子民、儿子。
众臣对这话听听就行了,也不劝。
陛下正是不痛快的时候,路过的狗恐怕都得被踹两脚。
现在他们劝,不是找骂吗?
他们在想的是,隋国的事,如何对我大明最为有利?
“陛下,现今蒙元的目光转移到隋国去,对我大明很是有利。
正是施行新政、整顿军队之时。”刘健率先开口道。
既然无法反抗,他也算是接受了。
尽职的表态。
“嗯,你们说,我大明现在还应该怎么办呢?”朱厚照皱着眉头、有些想不明白的问道。
愤怒之余,他也在想,怎么对大明是最有利的?
可想来想去,实在是想不清楚啊。
想不清楚,就直接问了。
“陛下,臣以为,正如刘阁老所言,此是我大明施行新政、整顿军队的时机。
新政没有数年时间,是无法获得大成功的。
所以隋国之事,我大明不宜插手,静观其变即可。”
王守仁率先开口道,说着、目光亮起,颇为期待。
“但此时、也正是我大明从隋国挖掘人才之时。
隋国以世家门阀为中心,绝大部分的人才,都在世家门阀中。
虽然我大明有陛下,又发出了招贤令,但世家门阀的人,多以家族为重。
很难有人会抛弃家族在隋国的利益、根基,前来我大明。
但现在不同了。”
“隋国不稳,一旦杨广开启第二次出兵高句丽,成功了还好。
若是失败,大隋必亡。
到时、便是国家动乱,格局清洗之时。
任何世家门阀都有倾覆之危。
而以世家门阀向来喜欢分开下注、保持传承的习惯,定会有很多人才入我大明。”
“也无需等到那时候,现在就可以去隋国挖掘人才了。
可令锦衣卫暗中联系隋国各大世家门阀,先做好联系。
他们现在不同意,也没关系,以后肯定会同意的,拿出真正的人才。”
顿了下,王守仁目光微亮,“陛下、可立即派人去那些衰败的世家门阀中挖人。
早死的韩擒虎。
还有此战中违抗杨广、而被杨广所杀的伍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