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从前线不断传回的情报来看,局势远比预想的更加残酷。
妖族主力突破永安天险后,进军速度极快。
许多距离较远或是行动缓慢的难民队伍,根本不可能赶在妖族铁蹄追上之前抵达离江。
能够最终到达北祁的难民数量,恐怕会远低于最初的乐观估计。
这种清醒的认知,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一个决策者的心头。
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难民潮,北祁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已经开动到了极致。
中枢朝廷与地方州府之间的文书往来如同雪片般密集。
哪一州接收多少难民,安置在何处,提供多少粮食和物资,如何划分土地组织生产,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疫病和骚乱…
无数细则被反复商讨、计算、下达。
记载着这些安排的账册、文书,堆积如山,需要用专门的马车来拉运。
庞大的官僚体系在高压下高效运转,力求在灾难彻底降临前,织就一张尽可能牢固的安全网。
或许也只有北祁这样组织严密、资源相对雄厚、且早有准备的北方帝国,才勉强拥有处理这种规模灾难性移民的能力。
但这其中的压力与艰难,唯有亲历者才能深切体会。
……
就在天中渡内外一片喧嚣忙碌之际,那艘孤零零冻在离江冰面上的云舟,仿佛成了另一个被遗忘的时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陆的严寒终于显露出了消退的迹象。
虽然北风依旧凛冽,但空气中那种能冻裂骨头的酷寒已然减轻。
云舟上积攒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厚雪,表面开始变得湿润,有了几分黏腻的感觉,不再如之前那般干爽蓬松。
正午阳光充足时,甚至能看到屋檐下有细微的水珠缓缓滴落,在甲板上溅开小小的湿痕。
天气,确实在转暖。
离江冰面下,隐约可闻流水淙淙之声,预示着开江之期已然不远。
舱内,易年的生活依旧保持着那种近乎诡异的规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书,喝茶。
仿佛外界的天翻地覆、人声鼎沸,都只是投射在窗纸上的皮影戏,无法真正侵入这片小小的宁静之地。
依旧深陷在躺椅里,被书山包围,目光沉静地掠过无数泛黄的书页。
那平和的气息与他当年在青山小镇悬壶济世时别无二致。
偶尔,这份宁静会被打破。
舱门会被猛地推开,周晚或是他指派的心腹亲兵,会抬着一两个伤势极其沉重的伤员匆匆闯进来。
“陛下,看看这个!军医说恐怕不行了!”
“易年!救人!”
当然,后面这句只有周晚敢喊。
每当这时,易年会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卷。
脸上那种沉浸于书海的平和会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而沉稳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