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游春词曲图片 > 第6章 第6章血亲(第2页)

第6章 第6章血亲(第2页)

睹物思人。

忍冬知道他站不住,两人说是姐弟,其实十几年不见哪来的感情,他要走只管让他走就是,好过彼此尴尬。奔上石阶,挥挥手,不大在意回他:“多谢你,自去忙吧。”

没想到她这般好说话,怀盛愣了愣,转身离开,走到月洞门前,下意识回头。

长姐正弯腰抚着箱面雕花,仰着侧脸与边上的婆子说话。一束天光恰好斜斜笼在她脸上,说话时两眼弯弯,像半弦好月,又像院里早开的一枝梨花。不似二姐,对下人总是颐指气使。怀盛看了几眼,赶在被发现前匆匆离开。

然而,忍冬余光早就察觉了。

在掌事婆子的操持下,院里很快收拾妥当。屋内床褥锦被,各式陈设一应俱全,她搬了张春凳来,坐在窗前,双手扒着窗沿发呆。有时掐自己一把,觉得疼了,才又确定不是梦。

不多时,潘妈妈进到屋里。告诉她阿娘忙着照顾表姐,又值春闱即将开榜,小郎君上书院去了,赶不及回来,一家子团圆饭定在明楼,酒食都好,因此晌午只能对付一顿。才归家,爹娘都没了影子,少不得多多宽慰她。

说是对付,花鸟纹红漆三层攒盒一揭开,灶房上预备的是一盘黄金鸡,糟鹅胗掌,清炒银芽,一碗瓠瓜羊羹,另外白瓷梅花碟子里放着颗红彤彤的石榴和去岁秋末贮藏的频婆果。

看得忍冬食指大动,洗过手坐下吃饭。

这些时日相处下来,潘妈妈算是看明白了,冬姐儿肚量大,不是那等怨天尤人,期期艾艾的小娘子,心里看着喜欢,卷起袖管为她布菜。

没吃几口,便问起叔母几月启程。潘妈妈知道在她心里最记挂的不是旁人,而是周氏,对于周氏来说,最放心不下的唯忍冬一个。两人相依为命,十几年,岂是一朝一夕能抹去的。她宽慰几句,说明老夫人她三月暮春动身上京,又略略介绍了一番家中人口。

说到怀盛,潘妈妈笑了笑:“小郎君从小聪慧,性子又静,脾气和软,只是与女子说话时臊得慌,姐儿不怎么见他,见多了,也就好了。姐弟姊妹之间,到底一母同胞,血浓于水,日后不愁不能亲厚起来。”

忍冬倒不在意,扯下汁水迸溅,香酥咸鲜的一只鸡腿,放进潘妈妈碗里。

“妈妈能和我说说清竹园住着的表姐吗?”

在来院子的路上,她听怀柔念叨了无数次,几次提起这位表姐,直呼全名李宜凝,就连地上的蚂蚁听了,也知道她不喜表姐。

潘妈妈啊了声,思忖片刻,直言道:“李娘子身世可怜,三岁上父母俱亡,舅老爷只有她一个女儿,一直养在夫人身边。一年到头七灾八难的,汤药总不离口,夫人怜惜她,因此偏疼几分。”

正巧一名长相秀丽的婢女捧着清供进来,听见话尾,接了一句:“大娘子有所不知,二娘子与表家娘子向来不大和睦,在二娘子面前,表家娘子的名字万万提不得,二娘子一听就要生气。”

“谁许你背后议论主家娘子。”潘妈妈横了来人一眼。

婢女吐吐舌,冲忍冬屈膝,扭身去摆清供。

婢女名叫阿越,婆子早和忍冬提过,她是潘妈妈三女儿,前头两个姐姐都嫁出去了。因母亲是主家女君心腹,有头有脸的,作为家生子,阿越不同一般婢女,她嘴快,向来想说什么说什么,是个直肠子。还和怀柔拌过嘴,两两不对付,才从怀柔院子里撤了出来。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潘妈妈觉得女儿没规矩,忍冬却认为这样的人很对自己胃口。起先怀盛一和女子说话就结巴的事,就是她从阿越嘴里听来的。

赵家人口不多,老爷赵纲去岁刚刚升任太常寺主簿,置办了一所新宅邸。忍冬很快厘清,家中同辈里头,一个是长她半岁的表姐李宜凝,住在清竹园,另外则是见过的二妹妹赵怀柔与小弟怀盛,此外再没旁人。

这些人与她都是血亲,却不大相熟,没有寂寥失落之感,那是不可能的。

饭后忍冬睡了一觉,醒来时听前来挂幔帐的阿越说:“老爷来过,见娘子睡着蹑手蹑脚走了。”说着走到另一边,拢起幔帐,套进钩里,“老爷还留了袋银钱,说是明日娘子跟着女师进学,午后闲着无趣大可以出门转转,带上几个婆子,采买些喜欢的物什。”

说到这里,阿越手上一顿。年轻小娘子,哪个不喜欢出门,忍冬趿上鞋,坐在床沿看她,十分上道说着:“不如你陪我一起出门,顺道和我说说,女师是什么?”

阿越高兴得一口应下。

春日煦暖日光透过糊着桃花纸的雕窗照射进来,尘埃在光束中狂舞,两人对视片刻,忽地笑了起来。

少女声色清嫩,笑声也如银铃清脆,和着风,掠过庭中梨树簇簇嫩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