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游春词曲图片 > 第52章 第52章巡盐(第1页)

第52章 第52章巡盐(第1页)

太子不得圣心,数日不回东宫,每日会极门与通政司的奏章送往观星台上,自从平承帝称病以来,刘松年等人不见圣颜数年。

这一回,京中多少双眼睛盯着,蠢蠢欲动,司礼监太监汪若愚今晨命人出宫向长公主回话,圣上已知太子数日不回。

这里头当真动起刀笔来,大有可书之处。

刘松年喟叹:“经筳将将开启,如果有人借着这件事大做文章,蒙蔽圣听,再过几日之后,愚臣或许再难为殿下讲经了。”

这么多年,朝局已然明晰。

太子的荣辱成败,全在平承帝一念之间。帝王垂怜,不再废弃,太子才能挣来些挣扎出一丝活路来,伸手够一够,这份天心。

倘或太子永失圣心,福王必将取而代之。

平承帝想要更易太子人选不是一日两日里的打算了。这个险,不止刘松年,所有拥护太子的老臣的们都不愿见他涉足。

丧乐渐渐远去,出城之后就听不见了。

街上围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长街上人潮来往,马鞭驴铃不时响起,车轮轱辘辘地碾过睡了一夜的街市。

“边关塘报应当送上京了,边疆诸将士枵腹血战,将瓦刺挡在国门外,这是曹经略第三次向天子请饷。”

温琅垂目,拾起窗缝里昨夜被细雨打湿的绿叶,托在掌心上,“江南道巡盐使陈阔不慎沉江,这也是第三回了。”

没料到太子会提及边关塘报与巡盐官吏溺亡,刘松年如鲠在喉。

边疆战事军饷吃紧,年末那场血战,守城兵士只能穿着破袄寒铁,寒风腊月,冻手冻脚,每日食不果腹。数度八百里加急向京城请加军饷,山高天远,平承帝醉心在追求长生,服用金丹上,回回请奏如同泥牛入海,不见音讯。

要说天子昏聩,宠宦当道,致使天子无视塘报,恐怕军情面前,钱善保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平承帝见到塘报,知道边情紧张,却数次不拨军饷,说白了,无非是国帑空虚。这些年宫中大兴土木,单说观星台修建一项,简直花钱如流水。户部紧巴巴的,尚书日日愁眉苦脸,年关前连一些清水衙门京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那些官员指望着一点俸禄抚慰一家老小,过个好年,险些在户部衙门外打了起来。

官中无钱可使,各地上贡,大多用在福王大婚上。平承帝约莫是想着,江南道巡盐务,说得银钱拨给前方,然而数日前传来噩耗,巡盐使陈阔不慎沉江,这是死在巡盐任上第三名官员了。

或是病了,或是操劳,或是醉酒沉江,三条年轻性命,说没就没了。

盐务向来的大利,江南道这条巡盐路为什么如此难走,说到底,是国朝病入膏肓,沉疴难剜。

巡不到盐银,国库空虚,自然顾不上边疆军情。

一环套着一环,永无天日。

刘松年面露悲色,像他这样的老臣日日盼望平承帝视朝,整顿超纲,盼望到已经知道无望的地步了,不想太子会提及这些事,“愚臣斗胆,想问问殿下提起这两件事是何意?可是有什么打算?”

“是。”

温琅轻应一声,“烦请先生上奏天听,与王宰等人共同举荐由孤下江南道巡视盐务,即日简装启程,离京,前往江南。”

刘松年怔愣不已,半晌才回神,疾步走到温琅身后,扑通跪下,老眉紧拧:“殿下不可啊!巡盐路实在难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件事,愚臣断不能答应殿下!”

“先生起来再说。”

温琅回身搀起他,那双干姜似的老手仍在颤抖。

“陛下即便听信谗言,要处置殿下与太子妃,无非是内廷天家的处置,殿下以身涉险又是何必!”

刘松年年纪大了,起身不利落,颤颤巍巍直起,颤抖的手压在温琅袖口,一再摇头,“此事恕臣不能应允。还请殿下顾念江山社稷,大魏国祚,万不能再动这个念想!”

比起老首辅,温琅显然平静许多。

他引着刘松年,到桌前坐下,添了盏茶推到刘松年手边,按下他企图起身谢礼的肩头,“先生听孤一言。”

“军情民生迫在眉睫,孤这千金之子,若不能为国朝百姓做些事,日日缩在大内禁中,只想着如何奉迎君父,讨君父的喜爱,又哪里堪配顾念江山社稷,大魏国祚。”

“可是殿下………”

“宝峰岩一战,敌军钢刃铁骑,夺去边关十三城,我军将士武器老旧,火铳不足,更有甚者已经到了啃食草木果腹的地步。曹经略一片忠心,誓死封疆,可谓孤胆高悬。江南盐务巡视不下,长久地拖着,将士心寒,边关失陷,多少无辜性命将葬送在今秋。先生尽快联名上奏,才是无愧大魏国祚,孤意已决,不必担忧孤的安危。”

刘松年沉默良久,百味陈杂。

这个念想不可能是在一时片刻里做出的抉择,下江南巡盐,充盈国库,以壮边疆军饷,解燃眉之急。这一步棋,看似简单,却要谨慎谋划多时。

见温琅落座,自斟一杯冷茶吃着,恍惚间想起太子妃,才开口问询,“今日不在宫中,愚臣有一事,想一同请教殿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