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只土拨鼠因为还处在冬季的早期,脂肪才消耗了一点点,个个肥头大耳,油光满面,光看一眼就流口水。
只可以有一点比较遗憾,它们在冬眠的树洞中,基本上不会储存食物。
不过对于它们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变相的储存器。
王扬没有放过它们,全部干掉,又装满了一个木桶。
再尝甜头的王扬,很快就把目标扩大,不仅是死树,只要树上有个小洞,他都会过去看看里面有没有树洞的存在。
不得不说,即使是活树,也有树洞的存在。
这些树的内部几乎都是被某种蛀虫掏空,树表面的缺口不大,里面却很空旷。
王扬得手了许多次,抓到了大山雀,蛇等等的小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会冬眠的动物,在冬天的行动特别缓慢,除非受了强大的刺激,才有可能快上一些。
尤其是类似蛇这类的变温动物,它们完全没有任何动静,如此冷的天,就是一根冰棍,只要不傻傻的帮它取暖,就不会有危险。
王扬因此抓了好多条,对蛇的恐惧逐渐下降。
又过了几天,第十八个木桶装满了。
王扬开心之余,又多了几分忧愁。
开心的是,冬天获取食物不算太难。
忧虑的是,获取食物的手段太过单一。
以找树洞违例,他已经将已知的区域,除了右边有熊出没的地方没找之外,全部找遍了。
还想照这个办法找到食物,就需要探索更广阔的区域,谁都知道靠他一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他现在的智商天下第一,可身体条件方面,跟野生动物一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他并不认为,自己单枪匹马能有多大作为。
而且外面的世界太不确定了,他一直担心哪天出行会遇上树豹,到时候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得再想个好办法才行,毕竟这片区域的食物依然很多,不然怎么可能供应得了这么多的大型动物。
想归想,但有熊出没的右边区域还得去,熊能上树没错,别给它机会就行。
为此王扬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计划,最终总结出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爬孤僻的小树。
这个小树的概念,不是现代那一米高,一臂粗的瘦弱小树。
在旧石器时代中,小树都能有三四米高,肥腰粗。
爬上小树后,有长矛的帮忙,可以抵挡大黑熊上树。
而找一棵偏僻的小树,则可以避免大黑熊爬上附近的大树跳过来。
只要能坚持这样的作战风格,风险会降到最低。
说干就干,王扬带着骨刺和长矛,潜入了右边的区域。
森林中,小树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十棵树中能有三四棵小树,问题在于,二十棵树中,都不见得有一个偏僻的小树。
王扬且进且看,终于在行进到四十米的位置,发现了这么一棵小树。
这棵小树非常符合王扬的要求,周围十米之内只有它一棵,四周的大树虽说分支覆盖在它的上方,但那些分支太细,不足以支撑黑熊的重量。
王扬记下小树的位置,继续前进。
又往里走了二十米,王扬又发现了一棵这样的小树。
他停下来,不敢继续前进,他现在的位置,已经到了上次与黑熊碰面的位置,算是外围靠近中心地带的边缘。
他在附近寻找起食物来,很快的就发现了一个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