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用想了一下那个场景,好像确实是那么个道理,顿兵坚城,久攻不克,死伤惨重,一直是兵家大忌,若是遇到这样的城池,没有绝对攻克的把握,还是早早撤军的好。
可他还是追问道,“那若是敌军围困呢?”
“那就让敌军围呗,先生刚才不是说了,墩堡关隘就是用来拖延迟滞敌军进攻的,拖到敌军兵粮耗尽,他们自然就退了。
“我这堡中最多只驻兵一个营,随便屯些粮食就足够守军吃一年,再在里面打几口井,水源也不缺,敌军若想围城,那就耗呗,看谁耗得过谁。
“所谓十则围之,敌军若是兵力少了,那肯定难以攻克,若是兵力多了,想要围城,即便是比消耗,我也能耗死敌军。
“再说了,就当今这个形势,谁能跟我们耗上半年?谁敢跟我们耗上半年?我想不出谁有这个本钱。
“若是来的元军,他们顿兵城下,久攻不克,先生以为徐宋会给这些元军好果子吃吗?
“若是来的徐宋之军,他们久攻不克,耗在这里,元军会放过他们吗?
“而我军这边,墩堡守军只要坚守三个月到半年,放出狼烟信号,咱们就可以在其他地方从容准备,筹集兵力过去支援,又怎么会弃墩堡于不顾?
“再说墩堡后面的安庆也还有一万驻军,可以机动支援呢,有这一万机动兵力策应,别说半年,我看守个一两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一两年的时间,都够咱们再练出十万大军了。”
冯国用听的连连点头,的确是这么个情况,南线守军又不是孤军奋战,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后方就能筹集大军进行支援。
于是他眼珠一转,当即问道,“大帅是不是早就想到有这一天了?”
鲁锦也不谦虚,立刻点了点头,“从我想到火铳火炮的时候,就在想这棱堡该如何使用了,不过倒不是专门为南线准备的,而是准备用在江防工事上。
“我原本打算用这种棱堡配合炮台,使用大口径远射火炮封锁长江江面,到时不论是谁,没有咱们的允许,敌军一条船也别想过来,整个江南就都是咱们的了。
“不过既然需要从南线抽调兵力,那这棱堡用在南线也无妨。”
冯国用点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这棱堡岂不是专门为南线设计?就算封锁江面,也肯定是在安庆附近啊,倒也算和安庆有缘。”
随即冯国用又话锋一转,再次问道,“只是如此犀利的墩堡,看上去建造起来也不是很难,若是被敌军学了去,将其筑在险要之处,今后我军又该如何进攻啊?”
“哈哈哈哈。”鲁锦闻言顿时笑了起来,当即道。
“先生多虑了,这棱堡好用是好用,但先生以为,数千年以降,难道就没有那天才想出类似的墩台吗?可为何他们没能将此付诸实践呢?”
不等冯国用回答,鲁锦就自己解释道。
“那是因为这种棱堡重要的不是堡垒本身,而是擅用火器的守军,若无火器,尤其是大炮,只用弓箭劲弩防守,这斜坡就真如先生之前所说,成了敌军登城的助力了,甚至敌军还可直接推着輴车登城,或者派具装甲骑直接硬扛着弓弩冲进去!
“厉害的不是棱堡,而是里面的火器啊!”
冯国用蹙眉思索片刻,又问道,“可若是敌军也学会了铳炮呢?元军亦有大量铳炮使用,虽不如我军所造的精良,但应该也是可用的吧?”
鲁锦闻言笑了笑,不由挑起一边的嘴角,露出一个龙王般的微笑,反问道。
“别说他们的铳炮不堪用,即便能造出和我军一样的,先生以为,我自己设计的墩堡,我自己有没有破解之法?”
“原来如此!”冯国用顿时恍然大悟,也跟着会心一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