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小茅山会战(二)
翌日一早,这次圣武军不用再行军,而是留在横山继续加固营垒,不过元军反倒是开始拔营出发,一路向西,朝着无想山进兵了。
鲁锦一早就派出了骑兵,准备抓几个活口审问一下元军的情况。
而在横山大营里,张德胜和俞通海等人,也在张罗着让辅兵营打造器具,圣武军的辅兵营装备大量四轮马车,每辆车还配了两大一小一共三个备用车轮,把这些车轮拿下来,中间插根车轴,再砍一些树枝铺在上面,就能做成简易的輴车。
这种輴车制作简单,当成临时装备,用完即扔,把车轮回收就可以,很明显,俞通海和张德胜是想复制去年打康茂才的战术。
鲁锦见到后皱眉问道,“你们做这东西干啥?”
俞通海当即道,“做輴车啊,咱们像去年打康茂才那样,推輴车到敌军跟前,虽然弓手没以前那多了,但是咱们有手榴弹啊,冲到二十步躲在輴车后面扔手榴弹,效果估计更好。”
鲁锦闻言顿时抓住他的手,用力拉到自己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问道,“通海,你是不是慌了?”
俞通海目光游移了一下,连忙坚定道,“大帅,我不怕!”
鲁锦拍了拍他的手臂,“我知道你不怕,你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紧张,但总之你现在的状况不对,清醒一点,咱们现在是两三万打十万,还能用之前打康茂才的战术吗?”
俞通海顿时沉默下来,眼中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这一仗对圣武军的将领来说,还是太突然了,他们以前打过兵力过万的康茂才,打过兵力过两万的安庆元军,打过兵力有三万的当涂纳哈出,可这次突然要面对敌方的十万大军,说心里一点不害怕,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别说是他们,就连鲁锦自己都紧张,但没办法,他是全军主帅,只能强行保持镇定,这样才能给将士们必胜的信心。
十万人啊!那要是列队铺开,一眼都望不到边,所谓人数过万,无边无沿,这么多人别说打,就是往那一站,你都要颤上两下。
或许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这些年轻的将领不会害怕任何对手,可现在敌军的兵力明显是自己三倍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装作看不见的。
看着俞通海迷茫的样子,鲁锦连忙说道,“去把杨璟、张德胜,还有朱寿和张温都叫过来,去我大帐,咱们商量商量怎么打这一仗。”
“好,我这就去。”
看着俞通海离去的身影,鲁锦暗自摇了摇头,都说将领需要磨砺和成长,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大帅,你找我们。”
“嗯,说说这次对战的事。”
没过一会,几人来到中军大帐,这群平均年龄也就二十一二的年轻将领们,无不面露严肃之色。
鲁锦看着他们说道,“已经收到消息了,溧水的元军正在开拔,向着咱们这边赶过来,最多两天,敌我双方就会相遇,我们一直争取和敌军野外决战,现在敌人来了,说说看,你们有什么想法。
“敌军有十万大军,而我军只算能冲阵的战兵的话,可能也就两万出头,你们觉得元军会用什么战术,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五个人面面相觑,思考了一会,最终还是杨璟先发的言。
“敌军兵力多,全放在正面很难展开,如果排成一个很宽的横阵,那只会导致两翼太远,难以和我军交战,浪费兵力不说,还会导致阵型太过单薄。
“如果我是元军主将,手下有十万兵马,而敌军又只有三万,我肯定寻求在开阔地形主动进攻,最好是正面排出两列横阵,用于和敌军精锐抗衡,然后派大股兵力从敌军侧后方突袭,敌军兵力只有我的三成,在我的多面夹击下,必然顾头不顾尾,一旦敌军侧翼被打崩,则胜负可定矣。”
俞通海闻言当即道,“这不就是当初我们打康茂才的法子吗,你用在咱们身上了?”
杨璟立刻解释道,“上次大帅打康茂才为什么用这法子,就是因为好用,再说如果我是元军主将,兵力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这种法子是对我最有利的,我为何不能用。
“还有,蒙古鞑子最擅长的战术,就是侧翼迂回,当年的宋朝是如何灭亡的,还不是因为被鞑子从吐蕃绕道大理,抄了后路,被从身后迂回了。”
张德胜听完则是摇了摇头,“元军确实会这样打,但你说刚开始就这样,我觉得不太可能。”
“为什么?”杨璟问道。
张德胜当即在沙盘上摆起了石头,模拟军阵,然后解释道,“按照杨总管的说法,这就是兵书上常说的牡阵,或者说‘凹’阵,两翼前出,中军跟上,直接将敌阵半包围,然后三面夹击,孙子兵法的‘十则围之’,也是这个道理,兵多的一方,对付兵少的一方,这法子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