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把玩着砚台和玉佩回去重新坐下,看向朱高煦,“前几日,锦衣卫传报过,你在宵禁之前去见过黄昏,所以就送了这些东西给他?”
&esp;&esp;朱高煦心里惶恐,急声道:“儿臣冤枉,儿臣只是不解世间竟然有人可以预知,所以私下里去见了黄昏一面,儿臣绝对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esp;&esp;朱棣没理他,看向朱高炽,“看见二弟去见了黄昏,你也按捺不住,所以也去见了他,送了一堆宝钞,把朕赏赐给你的玉佩也给了他,好一个知士之主。”
&esp;&esp;朱高炽颤抖如筛糠,“儿臣没有。”
&esp;&esp;朱棣看见朱高炽那抖动的肥肉,越发厌恶,怒道:“证据确凿,还敢说没有?!”
&esp;&esp;啪!
&esp;&esp;朱棣将砚台和玉佩摔落在地,拍案而起:“你们真当朕是瞎子么,知道黄昏有预知能力,怎么的,你俩急了,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谁能坐上储君的位置,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朕什么时候死,然后君临天下?”
&esp;&esp;朱棣眼眸凶狠,“真以为朕老了不成!”
&esp;&esp;朱高炽两兄弟这一次很有默契,同声答道:“儿臣冤枉,儿臣不敢,儿臣心中只愿父皇洪福齐天,万岁无疆!”
&esp;&esp;朱棣颓然坐下。
&esp;&esp;他确实很愤怒。
&esp;&esp;黄昏拥有预知能力,如今满朝皆知,大概所有朝中臣子都一样,都想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未来谁会当太子。
&esp;&esp;如此,那些臣子才好提前去攀龙附凤。
&esp;&esp;他们可以。
&esp;&esp;朕可以理解,因为毕竟只是臣子,甚至朕自己也想知道还能活多久,建文帝又在何处,会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当然,理解臣子是一回事,接不接受是一回事。
&esp;&esp;但你俩不可以。
&esp;&esp;你俩是朕的亲儿子!
&esp;&esp;朱棣阴沉着脸看向黄昏,“所以,你说了吗?”
&esp;&esp;黄昏满身冷汗。
&esp;&esp;穿越以来,我也想进内阁
&esp;&esp;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人如履深渊。
&esp;&esp;朱棣敢不敢杀他俩?
&esp;&esp;当然敢。
&esp;&esp;死了朱高炽和朱高煦,还有个朱高燧。
&esp;&esp;天家皇室的儿女亲情在那张龙椅面前,脆弱不堪一击,古往今来,死在天子手上的皇子数不胜数。
&esp;&esp;朱棣的目光从黄昏身上收回来。
&esp;&esp;看也不看两个儿子,对狗儿太监道:“传朕旨意,着令朱高煦去往开平驻防边境,明晨出发,不得半点延误!”
&esp;&esp;犹豫了下,终究还是有些温情,让朱高炽去驻守边疆,就他那身体,只怕再也回不了应天城,冷声道:“朱高炽府中闭门思过,锦衣卫严加看管,非朕旨意,不得出府,亦不得接见任何臣工。”
&esp;&esp;最后一句是废话。
&esp;&esp;如今朱棣登基,谁敢光天化日的去拜访朱高炽,这不摆明了往朱棣的枪口上撞吗。
&esp;&esp;旨意一出,朱高煦浑身冷汗脸色刷白,朱高炽甚至站立不稳,坐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