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许吟明显愣了下,缓缓点头。
&esp;&esp;黄昏抚掌长叹。
&esp;&esp;果然,该来的还是要来,景清再这样下去,历史又将重演。
&esp;&esp;继续问道:“除了景清,还有谁?”
&esp;&esp;许吟缓缓说出了一串名字。
&esp;&esp;黄昏:“???”
&esp;&esp;许吟说的这几个名字他实在是太熟悉了,金幼孜、杨溥、杨士奇、李景隆、夏原吉、蹇义、李至刚、郁新、解缙等一长串名字。
&esp;&esp;这些人都是建文旧臣,且如今又身居高位掌握大权,确实符合刘莫邪结交拉拢的条件。
&esp;&esp;但黄昏心知肚明。
&esp;&esp;不说其他人,单说李景隆、杨溥和杨士奇,这三人根本不会反朱棣。
&esp;&esp;何况除了李景隆,全是文臣,没掌握兵权的武将。
&esp;&esp;建文旧臣要想推翻朱棣,必须有掌控兵权的武将配合,否则一群文人靠什么杀朱棣?
&esp;&esp;嘴皮子么。
&esp;&esp;不着痕迹的问道:“你是否被刘莫邪发现了?”
&esp;&esp;许吟摇头。
&esp;&esp;黄昏又问,“这些人是上元大火案的始作俑者吗?”
&esp;&esp;许吟摇头,“不像。”
&esp;&esp;黄昏松了口气,他确实在怀疑许吟,以为他也是建文旧臣,故意用这些人来迷惑自己,或是借刀杀人。
&esp;&esp;须知这些人都是朱棣的心腹。
&esp;&esp;许吟没嫌疑。
&esp;&esp;许吟若是建文旧臣,会趁机糊弄自己。
&esp;&esp;问题出在刘莫邪身上,她近期结交的都是备受朱棣信任的臣子,可能知道有人在调查,故布疑阵。
&esp;&esp;有可能是锦衣卫在暗中调查她。
&esp;&esp;沉吟不语。
&esp;&esp;许吟又说,这几日城中广泛流传,闹得人心惶惶,说莲花桥畔平康坊黄观侄儿黄昏有关于北平的谶语。
&esp;&esp;黄昏大感意外,“我什么时候说过,又说过什么?”
&esp;&esp;许吟:“龙归北境,天将不许,祸与万民。”
&esp;&esp;黄昏:“……”
&esp;&esp;我黄某人会说这么恶俗的话?肯定是那些反对迁都的建文旧臣搞出来的幺蛾子。
&esp;&esp;没好气的道:“我知道了。”
&esp;&esp;许吟走后,黄昏陷入沉思,如果谶言传到朱棣耳里,钢铁直男肯定会雷霆震怒,认为自己两面三刀。
&esp;&esp;让他投资的事就别奢望了。
&esp;&esp;可自己急忙去见他,很可能越描越黑,容易被认为是心虚,建文旧臣再趁机发难,我黄某人很可能要跪。
&esp;&esp;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