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王冠无弹窗 > 第250章(第2页)

第250章(第2页)

&esp;&esp;但梅殷已望见京畿。

&esp;&esp;这一天,他等了很久,从朱棣让宁国公主给他写血书那天开始,他就在等这一天。

&esp;&esp;等

&esp;&esp;有些巧合。

&esp;&esp;站在梅殷身畔的京营将领统率的卫所,在五军都督府在京畿五卫中,驻防东、南、西三个方向,这三人一直就是京营这三卫所的最高将领。

&esp;&esp;在建文帝登基之前就是。

&esp;&esp;朱棣进应天,和这些人打了一架,本来是要血战到底,不过随着谷王朱惠和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这一架打了一半。

&esp;&esp;朱棣跑进应天城,奉天殿一场大火,建文帝自焚火中。

&esp;&esp;京营就没和北军打了。

&esp;&esp;天子都死了,打毛。

&esp;&esp;普通士卒可没有你们高级将领那么多家国情怀忠君爱国,他们大多只是用命在博一点军饷养家糊口而已。

&esp;&esp;士卒不想打,将领也没办法,于是降了吧。

&esp;&esp;反正紫禁城里发号施令的都姓朱。

&esp;&esp;何况这些将领也是有想法的:建文帝登基,重用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一众文臣,很有重文抑武的趋势,大家作为武将,还真不是有多喜欢建文帝。

&esp;&esp;朱棣就不一样了。

&esp;&esp;沙场走出来的人。

&esp;&esp;大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朱棣也会更多的为武将着想不是?

&esp;&esp;这个道理和靖难功臣支持朱高煦为储君一样。

&esp;&esp;都是利益使然。

&esp;&esp;但是——

&esp;&esp;世间事情,意外就意外在但是两字。

&esp;&esp;梅殷虽然是儒学大儒,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偏生在治军上有那么点能力,以往又得太祖重视,在军中也任职过很长时间,为人处世极佳,在军中有他自己的心腹圈子。

&esp;&esp;要不然建文帝敢让梅殷总兵领四十万?

&esp;&esp;没点能力哪可能嘛。

&esp;&esp;站在朱棣身旁的三人,皆是京营三卫所的镇抚,官职不大,和内阁辅臣一样,从五品,但这些人却是掌控着兵权。

&esp;&esp;到了关键时刻,有他们在,比兵符好使。

&esp;&esp;调兵要用兵符。

&esp;&esp;这是常识。

&esp;&esp;但兵符不是给所有士兵看的,而是给卫所将领看的,这三人作为卫所最高长官,经营了这些年,卫所上下早就是自己人。

&esp;&esp;大家清楚,梅殷一旦挂了,朱棣就会开始清算。

&esp;&esp;他们要么永无出头之日,要么死。

&esp;&esp;死不可怕。

&esp;&esp;可怕的是家眷都要被流放、充入教坊司。

&esp;&esp;当兵的人么,总有那么点血性。

&esp;&esp;大家秘密聚在一起,商量了下,觉得可以用头上的脑袋来博一场富贵,反正输赢结局都差不了多少,早死晚死而已。

&esp;&esp;于是振臂一呼,高层将领沆瀣一气,带着底下不明就里的士卒们聚在了应天城南门以外十数里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