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棣也愣住,扯起了嘴角。
&esp;&esp;等下来几日,朱棣先是奖赏平安南的功臣,其中张辅被封为英国公,赐铁劵,好在是朱棣赐的,所以张辅并不担心这铁劵成了催命符。
&esp;&esp;而已经提前返回云南的沐晟,被封为黔国公,没赐铁劵。
&esp;&esp;这就看得出差距了。
&esp;&esp;也不怪朱棣对沐晟有提防之心,你大胜归来在应天待了几日,明明能猜到朱棣要回来,你却在朱棣回来之前先回了云南。
&esp;&esp;说难听点,是有点做贼心虚。
&esp;&esp;当然,朱棣也明白,沐晟尽快赶回云南,也许并不是这些私心,是云南毗邻的边境小国,确实不安生,沐晟不坐镇云南,别说沐晟心里没安稳,就是朱棣也觉得不安稳。
&esp;&esp;八百大甸的事情过去并不久。
&esp;&esp;有沐晟坐镇云南,毗邻邦国跳不起来。
&esp;&esp;跳?
&esp;&esp;那就打断腿!
&esp;&esp;其后,朱棣宴请得胜归来的张辅等将军,并当场口谕,让张辅总领交趾驻兵之事,并留将军李彬率兵长驻交趾。
&esp;&esp;这没什么。
&esp;&esp;但为天下亿万百姓保一个平安!
&esp;&esp;朱高炽抬首,“父皇,满朝臣工都在反对此事啊!”
&esp;&esp;这很直白。
&esp;&esp;而且僭越。
&esp;&esp;你这是在说满堂臣子怀疑朱棣的圣意,往大了说,你这是在讽刺当今天子是庸君——被满朝臣子反对的政令,岂是明政。
&esp;&esp;朱棣果然大怒,倒不是怒朱高炽话里的意思,他早就意料到了这种局面。
&esp;&esp;他是怒朱高炽的用意!
&esp;&esp;满朝臣工?
&esp;&esp;老子总算知道你这个太子跳得最欢的原因了,感情是要借机拉拢朝臣,好为你登基做准备是吧,你是想当唐太宗么!
&esp;&esp;等等——
&esp;&esp;朱棣猛然想到一个可能,难道这是黄昏和太子的谋略。
&esp;&esp;在让高贤宁出任交趾布政使这件事上,自己其实还是有很多顾略,而黄昏来努力说服之后,满朝臣工一反对,太子再起表率作用,万一自己真的改了这个成命,太子便可得人望!
&esp;&esp;这就是太子和黄昏的目的。
&esp;&esp;至于高贤宁能否当上交趾布政使,恐怕黄昏并不是很在意,至少当下不是很在意,因为就算没有高贤宁,去担任交趾布政使的也会是文臣,而文臣支持太子,太子如果和黄昏是一路货色,那谁去交趾都一样,反正黄昏都是获益者。
&esp;&esp;深呼吸一口气,将怒意压下。
&esp;&esp;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朱棣的素养层次自然更高。
&esp;&esp;淡然道:“他们反对,朕能理解,毕竟高贤宁之前是白身一个,还写过《周公辅成王论》,让朕很是难堪,但正是如此,才要起用高贤宁,告诉天下,朕的靖难登基是正确的,不见最初反对朕的高贤宁都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