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于是别扭着点头,“善。”
&esp;&esp;朱棣继续道:“朕下午会下旨意,你将以翰林侍读的身份入内阁,好在你之前有功名,这倒不是个难事,可以服众,但你说没时间的事情,自己去和金幼孜商量罢。”
&esp;&esp;黄淮要跟随自己去顺天,新任内阁首辅朱棣决定用金幼孜。
&esp;&esp;黄昏长出了口气。
&esp;&esp;还好还好,还好老子悬崖勒马见机得快,要不然这内阁辅臣就浪没了。
&esp;&esp;果然,读书人的那一套自己玩得不溜啊。
&esp;&esp;尴尬之余,很是振奋。
&esp;&esp;奋斗了六年,老子终于趁着内阁还没成权力中枢之前,成了大明才压唐伯虎,朝鲜来美女
&esp;&esp;恰好宫女端着御厨那边送过来的点心进来,朱棣吃了几口,随手丢两个给黄昏,说交趾那边最近不太安静,似乎有反对势力抬头的迹象,你认为谁过去比较合适。
&esp;&esp;黄昏笑着说无妨,交给黎利就行。
&esp;&esp;代理人办事方便得多。
&esp;&esp;朱棣颔首,“也罢,朕会下一道密旨给黎利,并着令交趾布政司和交趾驻军全力配合他,将这股抬头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别说,这事还真被解缙说中了。”
&esp;&esp;黄昏叹道:“解大才子也不是一无是处。”
&esp;&esp;朱棣笑而不语。
&esp;&esp;可惜,棱角太尖锐,还需要继续磨砺,要不然不死在臣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也会死在锦衣卫手上,他以为他是魏征,可朕不是李二。
&esp;&esp;黄昏也无话可说。
&esp;&esp;自来到永乐时期,他只因为给永乐大典写序一事和解缙说过几句话,当时的解缙尾巴翘到了天下,黄昏吃瘪。
&esp;&esp;黄昏就算有心改变解缙,也做不到。
&esp;&esp;而以解大才子的才华,他也不会轻易被他人影响。
&esp;&esp;所以……
&esp;&esp;解缙如果不被蝴蝶翅膀扇动,估计迟早还是要死在大雪夜里,经历过方孝孺和景清的事情,黄昏对此淡然了许多。
&esp;&esp;想起这,黄昏笑问,“陛下的序文写好了?”
&esp;&esp;朱棣不无得意,自然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