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王冠无弹窗 > 第1120章(第1页)

第1120章(第1页)

&esp;&esp;大明内外,都有宦官活跃的身影。

&esp;&esp;虽然其他人都松了口气,但黄昏作为东缉事厂小米加步枪,世界警察之路

&esp;&esp;纪纲之死,表面上看是在造反,是咱们的永乐大帝养虎为患,在大部分百姓看来,这不过是永乐十一年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esp;&esp;大明日子照旧。

&esp;&esp;货币改革司继续推广宝钞的通用性,加大宝钞在日常中的使用比重,强化宝钞的信用度,严格按照货币改革司顾问制定出来的步骤。

&esp;&esp;没办法不停黄昏的。

&esp;&esp;在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推广宝钞之后,虽然前期受到了抵触,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宝钞的流通稳定下来,具有信用度后,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也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

&esp;&esp;给大明带来的好处么……

&esp;&esp;大明用宝钞换回来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铜铁矿石和粮食,当初见成果后,货币改革司和大明皇家银行对黄昏的金融改革彻底服气。

&esp;&esp;连朱棣都赞叹不已。

&esp;&esp;国库有钱,朱棣办事情也硬气了许多,医疗改革也开始全面推广,全国重点府城、州城和县城统一建立医疗院,并招聘郎中常驻,由官府发薪俸。

&esp;&esp;而医疗改革司下面的药物研发部门也在名医的带领下,在黄昏的大方向策略的指引下,倾尽全力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要攻克伤寒之类的顽疾。

&esp;&esp;以前大家觉得黄昏时在痴人说梦。

&esp;&esp;患了伤寒,吃几天药就可以痊愈,这种事你敢想?

&esp;&esp;就是吕复这样的名医都不敢这么说。

&esp;&esp;但看到货币改革司那边的成果,医疗改革司这边也选择了相信黄昏,开始重点去攻克黄昏说的那什么“抗生素”和“伤寒颗粒”什么的……按照黄昏的说辞,叫中成药。

&esp;&esp;大概意思叫中药的成品药。

&esp;&esp;具体什么意思,谁也不明白,让黄昏解释,他也说不明白,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着敷衍了过去——黄昏确实不太懂中成药到底有什么意义,只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esp;&esp;医学这个有很强的专业性,黄昏只能给个大方向,具体的科学操作,还是要靠刘旭忠和吕芗这些专家来解决。

&esp;&esp;农业部那边,黄昏卸任左部长,按理来说,应该由深谙农桑事务大器晚成的郑钧递补,郑钧就能再上层楼,从右部长到左部长。

&esp;&esp;不过朱棣显然没这个意思。

&esp;&esp;郑钧是有真才实干的,他的能力应该更多的用在具体操作上,而农业部左部长需要战略眼光,需要的是运筹帷幄的能力,需要和其他各部门打好关系,不应该让郑钧的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esp;&esp;所以朱棣一方面召见郑钧嘉奖了他,表示我虽然不让你去当这个左部长,但你这个右部长朕还是青睐有加,你就踏踏实实到给朕把潜在的粮食危机解决了。

&esp;&esp;郑钧感动的一塌糊涂。

&esp;&esp;但始终需要一个左部长来主持大局,关键是在现在朝中人手紧缺,朱棣思忖了一两日,还是决定从内阁之中找个清闲的人来权兼。

&esp;&esp;于是这个好事落在了吴浦身上。

&esp;&esp;因为吴浦和黄昏关系近,加上农业改革本来就是黄昏一手带动起来的,所以朱棣综合考量之后,确定了吴浦的这个部长人选。

&esp;&esp;而且朱棣也没办法。

&esp;&esp;因为人手紧缺,内阁辅臣其实已经在大面积的权兼官职了,之前杨士奇等人担任太子属官还好说,曾经的内阁辅臣黄淮自去顺天主持修建皇宫后回来应天,已经在权兼六部侍郎了。

&esp;&esp;没办法,是真的缺人手——六部侍郎这些重要位置,你总不能让那些刚中举的仕途新人来吧,所以想来想去,朱棣还是只能让内阁稍稍坐大一丢丢。

&esp;&esp;军器院那边,因为业务和技术能力出色,洪继来本来应该擢升为军器令,但洪继来担心被琐事影响,拒绝了这个擢升,继续当他的军器同知。

&esp;&esp;在纪纲叛乱刚过结束没多久,洪继来在军器院研发所审核下属设计出来的火铳研发图纸时,黄昏来了,进来就直奔主题,“老洪,关于火器研发,你们这边的人有没有什么新的改进和优良?”

&esp;&esp;洪继来抬头,笑道:“图纸倒是很多,但是都缺乏实际上的进步,而有些也很假大空,比如……你看这张设计图纸,是一位姓毛的军器郎提交上来的设计图纸,你看看他的概述,是这么说的:‘但我火铳者,无论三眼还是独眼,皆存在装弹贻误时间的弊端,若以一匣,先行存弹若干,射击之时装入火铳之中,连射弹尽之时,再换一匣,可继续射击,连续如此,可省去装弹时间,达到无罅隙射击……’看看,看看,这不是异想天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