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王冠无弹窗 > 第1125章(第1页)

第1125章(第1页)

&esp;&esp;这番话有感而发。

&esp;&esp;王振并没有其他意思,王振只是听到朱棣那一席话后,知道了很多朝堂之上和民间不同的道理。比方说王振知道了为什么当年会有蓝玉案和胡惟庸案。

&esp;&esp;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太子朱标身死之后,太祖为了确保太孙朱允炆的登基之路,也确保朱允炆登基之后不会出现朝堂动荡,所以太祖必须将开国功臣铲除干净,不让他们对朱允炆有任何的威胁。

&esp;&esp;因此开国功臣被朱太祖一路屠戮。

&esp;&esp;像蓝玉那种膨胀后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就不说了,本来就是蓝玉自己在找死,竟然敢让拱卫京畿的部队派三百人去给他修府邸。

&esp;&esp;这是天子的待遇。

&esp;&esp;你一个臣子,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esp;&esp;所以蓝玉的死其实是必然的。

&esp;&esp;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开国功臣并不足以致死,但他们还是死了。

&esp;&esp;最后太祖就给朱允炆留下一个耿炳文,而耿炳文是一个擅长防守不擅长进攻的武将,这样的武将你让他来造反那根本不可能成功。

&esp;&esp;因为他不擅长进攻,怎么可能夺取天下。

&esp;&esp;也正因为如此,朱棣靖难的时候,朱允炆面临着手上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只能重用李景隆,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徐辉祖,却又因为徐增寿的事情,朱允炆又将徐辉祖调回应天。

&esp;&esp;然后才有朱棣的靖难奇谈。

&esp;&esp;靖难之所以成功,李景隆功不可没,朱允炆的作死也是千古第一,要不然朱棣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esp;&esp;本上在说江南士族的事情,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振竟然说到太子那边去了,而且还是关于登基什么的事情,朱棣闻言心生不悦。

&esp;&esp;蹙眉冷哼一声,“嗯?!”

&esp;&esp;你找死?

&esp;&esp;这种涉及天家皇室继承人的事情,朝中大臣也不得擅自议论,你区区一个内官,心里知道便可,竟然还敢说出来,这不是在作死是什么。

&esp;&esp;王振吓了一跳,也知道自己无心之失冒犯了朱棣,急忙跪下,“陛下息怒,奴婢知罪。”

&esp;&esp;朱棣挥手,“下去吧。”

&esp;&esp;王振浑身发软汗流浃背的退下。

&esp;&esp;天子的铁血和仁慈,让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