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就有点投鼠忌器。
&esp;&esp;不过也有一点好消息:李友边梁道等人是拿兀良哈残兵叛乱做文章,朱高燧想必也是如此,殊不知这正是自己能做文章的地方。
&esp;&esp;因为没人知道长平周边有多少兀良哈残兵。
&esp;&esp;朱阳也不知道。
&esp;&esp;那么一千蚍蜉义从,其实也可以拌成兀良哈残兵,反正战事过后,真相都是赢家说了算——只要能让朱棣相信就行。
&esp;&esp;出了布政司衙门,来到城外的千户所。
&esp;&esp;朱阳浑身皮甲,腰间佩刀,来回不安的走动,看见黄昏来了,急忙上前,“你怎么才来,昨夜不是就把斥候谍报给你送来了么。”
&esp;&esp;又看向黄昏身后,发现一个人都没有,越发懊恼,“桑脱他们的人呢?”
&esp;&esp;黄昏笑了笑,“急什么,会来的。”
&esp;&esp;朱阳略微镇定,“根据斥候回报,赵王殿下在长平五十里外扎营了,估计是会让斥候看一下情况,然后就大举进攻布政司这边。”
&esp;&esp;黄昏道:“很好,你给他消息没?”
&esp;&esp;朱阳犹豫了下,道:“按照你叮嘱的,写了信,告知这边有数千残兵,也着人将这封信同时送往顺天——开春了,路好走了一些,相信不久就能到陛下御书桌上。”
&esp;&esp;黄昏哈哈一笑,“那咱们就等着朱高燧来进攻,桑脱等一下就过来,我已经和桑脱说好了,他的七百多人全部由你统领,这抵御朱高燧的真正的胜负手!
&esp;&esp;朱阳懂了。
&esp;&esp;你朱高燧不是借着兀良哈残兵的事情做文章么,那我黄昏就用兀良哈残兵来对付你,反正草原上什么都不多,就兀良哈残兵还有一些。
&esp;&esp;凑个一两万人么得问题。
&esp;&esp;现在把难题交给朱高燧了:他要是相信自己,那么三千大军面对数千兀良哈残兵,他若是进攻,胜负难料,他若是不进攻,又如何给朱棣交差,这个事情又如何收场?
&esp;&esp;如何收场?
&esp;&esp;五十里外,中军大营里,朱高燧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esp;&esp;朱高燧自认不是有勇无谋之辈。
&esp;&esp;在接到朱阳的密信,得知长平周边有数千的兀良哈残兵后,这位在正史上正儿八经谋害过朱棣造过反的藩王第一时间不是考虑收场,而是如何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