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王冠无弹窗 > 第1391章(第1页)

第1391章(第1页)

&esp;&esp;但是让朱棣大跌眼镜的是,北伐主帅黄昏、副帅朱瞻基和雄霸,都写了一封章折回应天,说把秃孛罗的逃窜他们又责任,已经让雄霸率军去追了。

&esp;&esp;朱棣看到章折后无语了。

&esp;&esp;可没办法,别人刚攻克了瓦剌,现在还没开始奖励有功之人,你就问罪不太合适,这种情况最后一般是将功折过。

&esp;&esp;只得发还一封圣旨过去,安抚这几人。

&esp;&esp;同时再递国书到亦力把里和金帐汗国,警惕这两国不要接纳瓦剌残军和王室余孽,否则勿谓言之不预也。

&esp;&esp;至于这两国听不听,朱棣无所谓。

&esp;&esp;老子打了中南半岛打了漠北,还不敢打你亦力把里和金帐汗国?

&esp;&esp;膨胀了。

&esp;&esp;朱棣现在也膨胀了,觉得这天下就没有老子大明不敢去打的地方,他甚至已经在堪舆图上仔细斟酌,是不是应该把女真也收服了,留在外面实在是个隐患,搞不好将来会成为漠北一样的顽疾。

&esp;&esp;现在有顺平和长平布政司作为跳板,又有奴儿干的地形牵制,完全可以将还不成气候的女真彻底给解决掉。

&esp;&esp;解决,不是指让它臣服。

&esp;&esp;而是将之纳入大明疆域,杀光它的王室,然后组建布政司,形成大明对其疆域和人民的绝对掌控力,再用文化去同化他们。

&esp;&esp;反正这些年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esp;&esp;效果很好。

&esp;&esp;当这些琐碎事过去,朝堂事不可避免的将重点转移到瓦剌的战后建设——还是在主持瓦剌大局人选上起了争执。

&esp;&esp;朱棣和朱高炽还是想力推太孙。

&esp;&esp;群臣则力推黄淮。

&esp;&esp;被夹在当中的黄淮那个苦啊,他想去瓦剌——老实说,有了刘宁然和于谦的前车之鉴,现在大家都对外放主持新扩疆域的封疆大吏趋之若附。

&esp;&esp;像刘宁然和于谦,将来回到朝堂,也许过度一下,下一步肯定是六部侍郎走起,然后理所当然的成为六部尚书。

&esp;&esp;他黄淮去瓦剌镀金回来,也可以直升尚书。

&esp;&esp;绝对比在内阁混来得快。

&esp;&esp;但黄淮又不敢得罪朱棣,而且黄淮也是支持太子太孙的——比较隐晦而已,别说朱棣不知道,黄淮的这个立场连太子和太孙都不知道。

&esp;&esp;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esp;&esp;他是支持太子朱高炽登基的,然后太孙接班。

&esp;&esp;太子朱高炽守成几十年。

&esp;&esp;大明稳固形势增强国力之后,太孙就有了最好的登基环境,然后再去开疆拓土,大明只会蒸蒸日上,不会走下坡路。

&esp;&esp;瓦剌的战后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