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黄昏侧首看着朱高煦,“敢问汉王殿下,你哪只眼睛看见下官图谋不轨了,就算我图谋不轨,那么请问一句,我图谋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esp;&esp;朱高煦冷笑一声,“你图谋什么,你心里有数!”
&esp;&esp;黄昏也冷笑,“我没数!”
&esp;&esp;群臣闻言,都是无语……这尼玛是大朝会,怎么感觉像菜市场吵架,双方都有道理,但又都没道理,就在含着泪扯呼瞎说。
&esp;&esp;朱棣也是头疼。
&esp;&esp;你说黄昏他图谋什么……还真不好说,帅军去关西七卫,除了图谋亦力把里,真找不出什么私人的利益。
&esp;&esp;但你说朱高煦错了,好像也没错。
&esp;&esp;黄昏确实是违规在前,可他从哈密卫回大明,貌似也在情在理。
&esp;&esp;但都没错的双方,却在赤斤蒙古卫酿成了大错。
&esp;&esp;不过不管这件事谁对谁错,赤斤蒙古卫那边虽然两军对垒,也在沙场上兵戎相见,但好在并没有人员伤亡。
&esp;&esp;且造成的影响也有利好的一面:让亦力把里的纳黑失之罕选择了一条最有利于大明的策略。
&esp;&esp;不过这事还是要处理两人。
&esp;&esp;毕竟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
&esp;&esp;得了。
&esp;&esp;各打五十大板罢。
&esp;&esp;贬为庶人!
&esp;&esp;永乐十四年,官场大地震。
&esp;&esp;大朝会上,朱棣根本不再听朱高煦和黄昏彼此斗嘴,也不听两人的辩白,快到斩乱麻,直接宣布处罚的圣意裁决。
&esp;&esp;汉王朱高煦,贬为郡王,剥其一切官职,留京察看。
&esp;&esp;黄昏,夺其一切官职,贬为庶人,留京察看。
&esp;&esp;关西七卫的两万神机营,从河西走廊,经陇西走道迅速调回西安府,任命火真火速前往西安府,统帅这两万人日夜操练,并允许请假探亲。
&esp;&esp;但务必在上元节前返回军营。
&esp;&esp;大朝会散会。
&esp;&esp;已经是庶人是黄昏在宣布处罚后,就被“请”出了奉天殿——你都不是官了,自然没有资格参加全国最高处的会议。
&esp;&esp;不过当他出了奉天殿,刚走出广场,就见旁边站了个小内侍,这个内侍他见过,是狗儿去中南半岛,康宁顶狗儿的缺后,跟在康宁身后负责具体事宜的内侍。
&esp;&esp;看起来很弱鸡。
&esp;&esp;实际上在内侍中也是高官,康宁下一步要是成为军中督军,这个叫马鎏的内侍就很可能是朱棣的贴身内侍。
&esp;&esp;如今马鎏在御用监任职。
&esp;&esp;太监。
&esp;&esp;此太监非彼太监,此太监是一个官职,相当于郑和曾经担任的内官监太监一职,嗯,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esp;&esp;内官监是太监是内侍之首。
&esp;&esp;而御用监太监是御用监的内侍之首而已,相当于司礼监的掌印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