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剩下的两人,眼见得前面二人已投入地壁之中,地叟见状不由得眉头一挑,冷哼一声地道:“呵,倒还真是迫不及待。”
说着他反倒是转而目光一转,望向身侧禅净方丈,淡淡地道:“方丈,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禅净方丈则合掌一礼,低声诵出一声佛号地道:“阿弥陀佛,不是我等方略已定?你我只要顺势而行便可。”
“呵”
谁知地叟嗤笑一声,只见他横剑而立,目中精光一闪,语气虽轻,却带三分讥意地道:“咱们以二敌二,自然也落不得下风。”
“若是他们过来,凭我们两个,缠住他们自然是绰绰有余。”
“可若是暗魔与妙广露出破绽,咱们岂不是正好可以杀他个落花流水,反倒是更能减轻另外一边的难处?”
谁知禅净方丈依旧神情不动,只是淡淡地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若诸缘既具,因果自明。”
而地叟则嘴角微挑,哼笑一声道:“方丈倒也谨慎!”,他这话看似笑意吟吟,实则心念一转,暗中冷哼地道:“到那时候,如何行止,岂由你定?”
想到这里,就见得他剑锋轻横,寒芒如霜。只见剑尖一指,虚空微荡,石壁上光纹再度闪动。
禅净方丈则合掌一引,佛光自掌心流出,与地叟剑意交汇,金光与寒芒并生,霎时化作一线裂光,笔直刺入壁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轰!”
霎时间光影如潮,裂壁开阖,两人身影被灵光卷入,如坠深渊。
至此就见得九道裂痕齐齐暗去,只余壁心一线微光,如呼若吸,恍若天地间的最后一息。
而随着巫俑与颍川先生一同没入壁心,他们只觉眼前光影一阵错乱。那原本紧贴肌肤的壁面忽似化作无底之渊,四周一片浑然无垠的黯色。
光不存,影不息。天地似有,亦似无。
脚下虽无实地,却有柔韧之力若水承身,似在浮动的界面上行走。
四周九重光流交叠成环,时而静止,时而如呼吸般鼓荡。每一层光流中,都隐约浮现出某种象形的纹理。
颍川先生凝目少许,袖中青卷悠悠自启,符文光影流转,反映出无数虚实重叠的理线。那理线缠绕、分合、再缠绕,恍若映照出这片空间的法理结构。
“此处……”他低声喃喃,眉目间闪过一丝惊色地道:“竟似由九重理域叠生而成。外静而内动,内动而无界。每一层光流皆自缚于心识,不可轻触。”
而巫俑则立于他不远处,只见他掌心的灰光微微浮动,好似无声蔓延开去,似在探寻什么。
过得片刻,他抬眸间语声平静道:“此地非实非虚,似是阵心化界之后的中层。外以九理锁识,内以心脉引力。若妄动,恐被引入各自心念之境。”
颍川先生则微微颔首,手中灵符一敛,沉声应道:“不错,此阵既名‘归墟’,便应以‘归心’为枢。凡入其中,须以一念为枢。若心无所主,则为阵所惑,形神俱乱。”
两人对视一瞬,神色皆肃。
随即只听得巫俑声音略低,却依旧沉稳地道:“颍川先生,你觉得,接下来该如何行止才好?”
喜欢我有一柄摄魂幡请大家收藏:()我有一柄摄魂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