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说说吾之想法吧!”
李丰年提起笔墨,缓缓写道:
“臣李丰年,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听闻陛下要开展恩科,此乃利国利民之盛举,推举贤人,治理国政,此乃兴盛之根本!
臣当以为,恩科是取真材实料之贤能,下放基层历练,推陈出新!
唯有如今景朝之少年,才有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新的治理观念。
故而,若想快速治理天下,若想景朝强盛,若想外敌不欺,全在我景朝少年郎!
国之兴衰,民之所向,志在少年!
往陛下,多给少年郎一个机会!
至于考题方面,多以现实,多以民情为主,能让考生更加了解地方实情,也能让陛下了解每一个考生在面对实际困难之时,是如何抉择的!
臣之意见,大抵如此。
拜谢圣恩!”
李丰年这一封信,迅速由飞鸽传书,送往洛阳京城!
他虽然对皇帝有所戒备,但他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毕竟只有国家平稳安定,他才能发展壮大,他西山那么多人,才能免遭战乱。
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希望这个国家崩裂!而他,也没有做帝王之心,他只想守护好自己的家业罢了!
做帝王?
太累!
当初他手腕刚刚有些强硬之时,的确想过靠自己超前的现代知识,反抗朝廷,覆灭朝廷,重新建制。
但现在想想,那时候太过天真!
大景夹在四国中间都没死,不是他一个李丰年,不是他几个手雷就能推翻的。一旦他反,又将是生灵涂炭!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样,挺好!
“先生,凉州的支援到了!”小六说道。
片刻,杨修就走上大殿,一拜,“先生,吾,幸好没有来晚!”
杨修非常兴奋,他看李丰年的眼神,犹如在看一个新娶回家门的小媳妇一般。
“收起你那辣人的眼神!”李丰年沉声道。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