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同(第2页)

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同(第2页)

皇帝还想用战国时期“朝三暮四”的典故来讥讽民众的愚昧无知,忽然不经意间瞥见皇后伸手掩盖打哈欠。

“乏了。”刘玄冷冷道。

他确实乏了,已经很久没来寝宫了。

千鹤子还要再说什么,皇帝挥了挥手。

“你去吧,我要一个人静一静。”

皇后如蒙大赦,连忙离开这是非之地。

她对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十年前没有,十年后也不会有。

当年千鹤子的父母双亲都是被齐军残杀。

而她,是作为帝国征服虾夷国的战利品,随军队被带回天心城,最终一步步走上皇后位置的。

尽管皇帝不愿意承认,沉寂许久的跨国贸易还是开始萌芽了。

议会派出十几拨代表团前往伦敦巴黎等地,这些人精通欧洲语言,他们的任务是与帝国曾经的敌人商谈以后新的关税、新的贸易规则。

这场谈判齐国并不占任何有利地位,完全是由欧洲人主导。

虽然知道结果可能令人失望,不过议会最终还是决定派出这些代表团。

虽然可能出国留洋效果一般,至少能表明帝国正在转向自由公正,或者说名义上的自由公正。

为了适应海外贸易需求,更多的外语学堂准备开设,更多的学生将学习新的语言。

总而言之,从前那种闭关锁国的状态一去不复返了。

早先,刘玄和他的父皇一样,坚信帝国资源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然而,事实证明,所谓自给自足,坚持所谓类循环,画地为牢将自己圈禁起来。

最后只会把帝国变成一个大号复活节岛。

除了皇帝本人,几乎所有人都支持恢复自有贸易。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帝国各藩生产的原料、廉价工艺品,不那么精确靠谱的军工产品,早已堆满了各地仓库。

齐国民众大多属于刚刚能吃饱的水准,让他们充当与欧洲贸易战争的血包,让他们在战场上争先恐后去填线,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更不要说那些纺织品和茶叶,堆积成山的马车轮胎,制作热气球飞艇所需的特制布料。

这些原料都需要尽快出口,及时换取英镑和法郎,购买民众需要和往来天心城与伦敦的航线恢复了,来大齐经商的欧洲商人与日俱增。

外贸方面的困难转移到民众头顶上。

终于,天心城放宽了舆论限制,各有样学样,不再像防间谍一样提防外国商人传教士。

各种关于权力分配的问题被重新提上日程。

帝国最高统治者,大齐皇帝是否要一直执政,直至生命的尽头?

皇权的边界在哪里?

是否需要将各藩权力悉数收回?或者说必须对异姓势力赶尽杀绝?

战争结束后,刘玄是否将执着于平定各藩的伟业。

不对其他各藩的存在或许是个信号,帝国平衡的信号。

类似这样的共识在人们中间凝结,帝国应该是妥协的产物,而非战争和杀戮。

人们遭遇了这片土地上的轮回。

东南藩的独立战争被国家平定,是的,皇帝赋予了各藩最大的自由和权力,但不包括让他们独立。

“独立会引发战争,战争会让秩序失控,失控将意味着血流成河。”

这些都是皇帝和议会不愿见到的。

所以天心城不允许各藩独立,也不会对他们过多干涉。

一种平衡,一种微妙的平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