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嫡女,她一开始只是平平无奇的郡主。
为了跟吐蕃和亲,她在贞观十四年(640年)被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当时她只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
大唐的官吏都想不到,年幼的文成公主这么有本事,给吐蕃带来大量的文化和技术。
后续吐蕃成为大唐的劲敌,也有文成公主的一份功劳。
两人坐下后。
文成公主感慨说道:“本宫在数年前便听说过,大唐出了一个和房谋杜断一样的能臣,没想到竟如此年轻。”
“有了韩国公的辅佐,大唐国祚最少延续千年!”
听到文成公主夸赞的话,杜荷微微摆了摆手。
大唐能留存多少年,并不是看他有多厉害,而是看后续的君主和大臣,能不能把大唐支撑起来。
如果大唐的帝皇出了昏君,而周边的藩王出了圣贤之人,覆灭大唐江山也有可能。
当然等他们横扫天下后,以后怎么更替皇朝都是汉人。
杜荷给两人倒下一杯茶汤,这才微笑着说道。
“公主殿下才是女中豪杰。”
“吐蕃从立国到现在也才16年而已,因为您带去的大量技术和文化,让其国力远远超过西突厥和薛延陀等国家。”
“假以时日,吐蕃肯定会成为对大唐有威胁的强国。”
呃
文成公主的表情微微一愣。
她双手紧紧地握着裙摆说道:“韩国公,本宫给吐蕃带去的都是不入流的东西,哪能给大唐造成威胁?”
“况且本官乃一介弱女子,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顿了顿。
文成公主微笑着说道:“这些年吐蕃都向大唐朝贡,松赞干布更是陛下的狂热支持者,吐蕃是大唐忠诚的藩属国。”
“再过千百年,吐蕃一样不会背叛大唐。”
文成公主心里很清楚,韩国公的这番话就是在责怪她助力吐蕃变强。
可她这么做,不也是为了两国的友谊吗?
况且她成为吐蕃的皇后,理应为吐蕃的子民着想,让他们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听到文成公主的话,杜荷微笑着摇了摇头。
“公主殿下,吐蕃这些年除了想吐谷浑扩张,此前还想去侵占西突厥的疆域。”
“要不是吐蕃忌惮我们大唐的轰天雷,恐怕在两年前我们就已经交手。”
“别说千百年,吐蕃现在就一身反骨。”
文成公主的表情微微一顿,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牙尖嘴利的韩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