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李奕微微一笑,捧着典藏版【太清神鉴】,爱不释手地翻阅起来。
他一边翻看,一边用神念扫描,先将书中的内容全部记住,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宝库,再慢慢研究。
书中记载,在华夏传统文化史中,术数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就大处而论,术数不仅与华夏文明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华夏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化,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如史籍所载的黄帝战蚩尤、刘邦斩蛇起义、朱棣定都燕京等,都与术数密切相关。
就小处而论,术数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如看天气阴晴用占星术,定婚姻嫁娶吉日要用择吉术,建筑房屋要用堪舆术,给人取名要用五行术,论人之富贵寿夭要用相术等。
术数不仅渗透到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深入到了人们的文化意识之中。
相术是术数的一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现代科学对于人的形相与性格、疾病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证明了华夏传统相术文化所固有的价值。
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的术数类中的【太清神鉴】,被公认为华夏传统相术学的集大成之作。
相术不同于流弊甚大的占卜、巫蛊或符应,它的理论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华夏古代相术理论认为,人与自然宇宙、社会事物,是一种对应同构的关系,二者同源同理,同步消长,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其根源于天人合一的理论,显而易见。
另外,相术以华夏传统医学为基础,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形相、气色的好坏,来测断疾病,并据此进行吉凶和富贵贫贱的推断。
实践证明,根据人的气色,是可以诊断相应的病源,从而治疗人体疾病的。
【太清神鉴】这部书,纲目分明,结构清楚,先总论,后分论,每篇又详分若干条目。
作者重视阴阳赋形、天地造化、五行生克之理,相法则重骨法、气色、精神。
书中有论,有歌,便于理解掌握,在我国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为研究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太清神鉴】从手纹、面相、骨骼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有一些其他相书,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卧姿、吃相、眼神、语音调和脚步的急缓等。
李奕研究【太清神鉴】,并不是为了宣扬相术学中的宿命论等糟粕思想,而是考虑到相术在华夏传统文化传承中,曾占据过的重要地位。
以【太清神鉴】为代表的历史古籍,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现在他翻阅的,就是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中的【太清神鉴】作为底本,结合其它不同版本,对全书进行精心点校,是最权威的版本。
………………
四库全书,是华夏历史上最庞大的一部官修百科丛书。
清乾隆年间,经过翰林院纪晓岚、戴震、姚鼐等400余位名人学士,历时十载,精心甄选与编订而成。
全套丛书,卷帙浩繁,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重要典籍,共收录图书3503种。
基本囊括了古代重要典籍,保存了文、史、哲、理、工、医等几乎所有学科的源头和血脉,也开创了华夏书目学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