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好自己的方向后。
陈贤之当即就启动了珍珠港回忆的道具卡。
而他自己则是驾驶着隐身的飞船,静静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只有越乱,他才越好办事。
夏威夷四季如春,陈贤之在飞船上,标记着航母群的位置。
位于热带的夏威夷,即使到了冬天也仍然是海浪、阳光、沙滩、暖风拂面。
冬季夏威夷冲浪、比基尼、日光浴,永远是一幅夏天的姿态。
陈贤之并没有等待多久,日军的飞机就如约而至。
而此时,很多人都抬头看着天上犹如蝗虫一般的日军飞机。
1937年的珍珠港,可还没有安装雷达这种东西的。
雷达是1935年1月,沃特森·瓦特便接到研制这种防御装置的命令。
不出一个月,他们就试制成电波发射装置和接收电波的装置。
经试验,当飞机在12公里以内起飞之后,发射出去的电波碰上飞机后迅速反射回来,接收装置收到了这种电波。
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宣告了世界上第一部雷达的诞生。
为了绝对保密,英国政府选择一个极偏僻的地方,专门为沃特森·瓦特建立了一个研究所,并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经过半年紧张地工作,一道又一道难关被攻克了,装置更趋完善,外来信号可以在荧光屏上直接以光带的形式出现,这样,飞机的高度与距离就可以一目了然。
当时的雷达已经能够发现60公里以内的飞机了。
1939年9月,第二世界大战爆发了。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到处耀武扬威,企图称霸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欧洲不少国家都看清了希特勒的狰狞面目,英国人民也担心德军的炮火会对准自己。
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沃特森·瓦特建议安装雷达。
英国政府采纳了这项富有战略眼光的建议,拨出巨款迅速在英格兰南海岸和苏格兰东海岸一带建造了许多秘密雷达站。
这些雷达站能发现距离160公里内、高度5000米的入侵敌机。
而1937年的美军并没有装备雷达这种玩意。
真正的美军装备雷达,还是在1939年希特勒轰炸英国的时候。
看着密密麻麻的日军飞机,整个珍珠港一片大乱。
日军要进攻珍珠港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整个珍珠港。
所有的部队开始进入战斗岗位,飞机立刻加油,准备起飞。
但是已经晚了。
日军第一波偷袭的飞机,已经出现在了珍珠港。
密密麻麻的飞机呼啸着贴着地面飞了过来。
像蝗虫一样。
陈贤之透过飞船看到一架飞机贴着海平面飞行,然后扔下了一颗巨大的鱼雷。
鱼雷从飞机上砸下来,一下子就钻入了水里。
尾部的小型发动机推进着巨大的鱼雷快速前进。
目标直指一艘停靠在港口的巨大战舰,宾夕法尼亚号。
而此时的宾夕法尼亚号上,十分的安静,有几个士兵正在挂在战舰的弦外,给战舰补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