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此无父无君,妖言惑众,有辱郡主清白名誉,犯上不敬的狂徒拿了,拖出去!廷杖一百!”
“一百?”
群臣震惊之余,又等来了杨宸的另外一句话:“着实了打!”
真正要命的,只有这四个字。
“诺!”
杨宸自登基之日的第一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但只有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皇祖父为何要设廷杖,只是吵架骂人,便是他十个杨宸也可能吵不过一个熟读五经,饱读经典的御史言官。
“臣虽死!也要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还请陛下将臣的眼睛放在玄武门,让臣看看,我大宁是如何被一个庸主亡了国!”
“你把自己比作伍子?可朕不是在姑苏修瑶台那位”杨宸缓缓走回了龙椅。
“陛下!”
群臣开始为杨宸求情,但杨宸已经不愿再听:“诸位,是英雄是狗熊,总不能让人家崔亢一个人受着,还有谁要朕去鸿胪寺验明正身的,都站出来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宸的猜测没有错,从始至终,打算用月依这个名声来做文章的,都不止一个人。
“锦衣卫!拖出去,廷杖五十!散朝!”
“诺!”
“陛下!”
杨宸正要不理会群臣直接回甘露殿时,庭外传来了动静:“陛下,崔亢已经晕了!”
“接着打!打满一百棍!从玄武门,给朕扔出去!”
“完了”
王太岳的感慨不再是为崔亢和这帮御史担忧,而是杨宸,此刻的他,算是真正触了众怒。
初九,崔亢因廷杖丧命,被扔到宫外,初九夜,御史台及言官十九人,将今日一并挨打的大臣二十一人,一共四十人,夜叩西华门求面圣,哭声震天。
初十,三省六部九寺,群臣联名一百二十一人,上奏请辞。
十一,国子监太学士三百八十二于宫前集结,上血书,求面圣!
十二,罢朝
十三,罢朝。
十四,上朝之人,不过三十二人,缺者,一百一十八人。
十五,长安太学士及布衣百姓围住鸿胪寺,杨宸命羽林卫护卫,太学士折辱羽林卫指挥使完颜巫为:“北奴禽兽贱婢之所出”因而丧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六,崔亢头七,联名请辞的文武大臣及太学士与长安百姓为崔亢发丧。
十七,杨宸下诏,一日之期,辞官者,或官复原职,或入夜之前离京。
十八,内阁宰辅王太岳为此请辞,以求平息众怒。
十九,杨宸下诏重组司礼监及秘书监。
二十,杨宸下诏命吏部举各道去岁考成之优者入京,当日,下令裁减自永文帝和天和帝扩建的国子监规模,重新回到广武年间的太学士三百三十人之旧制,参与宫门血谏之人,十年不得入春闱。
元年二月二十一,真正为杨宸平息众怒的人回到了长安,大宁皇后宇文雪亲率女官入鸿胪寺验身,还太平郡主月依清誉,因为宇文雪的特殊身份,所以无人敢说宇文雪会有心包庇月依,而验身之举,也视作天子姿态的稍稍妥协。
哄闹过后,崔亢死了,那些打算借此发难逼迫杨宸就范乃至给新君一个下马威的文武们,或留任,或被赶出长安,群情激奋要为崔亢鸣不平,杀入鸿胪寺斩了妖女的学子被迫走向了回到故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