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奇谭 145章 > 第一千五百章七章 间歇(第2页)

第一千五百章七章 间歇(第2页)

“这不是造反。”她说,“这是播种。等千万人心里都长出一把尺,谁还能用谎言统治他们?”

计划迅速启动。三个月内,三百余名青年学子化装成游方郎中、货郎、戏班艺人北上。他们肩挑箱笼,内藏微型雕版印刷机,夜间拓印律文,清晨分发。更有女子伪装尼姑,借佛经讲习之名教授妇孺识字。一位来自杭州的绣娘甚至将《民权章》绣入嫁衣花纹,流传至贵族闺阁。

成效惊人。山东某镇,一名村妇因丈夫被强征劳役致死,竟凭记忆背诵《承平律》第十二条,迫使县丞当众承诺赔偿。事后她被人问起何来胆量,答曰:“我女儿昨晚刚学会写‘冤’字,我不想让她将来还得靠哭喊才能被人听见。”

而在西北,裴昭一行悄然抵达敦煌。黄沙漫天,驼铃孤鸣。他们在当地僧人帮助下进入那座隐秘洞窟,果然在壁画夹层中发现一卷丝帛。其上以朱砂书写古老誓词:

>“吾以血为契,魂为锁,

>一念向光,一念堕渊;

>若执权柄而忘苍生,

>则自有后来者,斩我于未乱之前。”

落款赫然是??**梁怀瑾**。

裴昭手指微抖。这并非遗训,而是预言。梁公早已预见会有像他这样的人出现,也曾恐惧自己是否会成为暴君。所以他留下这道“斩我令”:若未来有人继承其志却渐行渐远,自有新的觉醒者将其终结。

“原来如此。”陆沉舟喃喃,“我们一直以为你在延续他的理想,其实……你也是被他防备的对象。”

裴昭苦笑:“所以他才说,真正的考验不在敌人,而在内心。”

就在此时,洞外传来急促哨音。探子回报:霍延年亲率五千精兵西进,声称要“迎请圣物归京”,实则直扑敦煌。随行队伍中,赫然押送着七辆黑篷囚车,每辆车上都刻有一个金色符印??与裴昭眉心印记同源。

“他抓了六个‘伪容器’。”萧景珩分析,“意图以人为媒,模拟七星阵,强行激活最后一位??也就是你。”

“那就别让他活着见到我。”苏寒烟抽出短匕,目光决绝。

当夜,大漠狂风骤起。裴昭独自登上鸣沙山巅,面对北斗,缓缓解开衣襟。他将手掌按在胸前,任风沙刮过肌肤,感受体内最后一丝金光如游蛇般躁动。他没有压制它,也没有释放它,只是静静对话:

“你想成为神吗?”

“你想主宰这个世界吗?”

“你恨那些伤害过你母亲的人吗?”

无数声音在脑海中咆哮,幻象纷至沓来:他站在金銮殿上,万民跪拜;他挥手之间山崩地裂,敌国灰飞烟灭;他重建帝国,废除科举,设立“律法院”,由他一人裁决生死……

然后,他看见一个小女孩,在雪地里冻僵的手指紧紧攥着半张《承平律》抄本,嘴里还在念:“……违律者,虽远必究……”

他笑了。

抬起手,指尖凝聚一点金光,却不攻向天地,而是轻轻点在自己心口。

刹那间,光芒倒流,尽数没入胸膛。一声闷响,似有锁链断裂。他仰头吐出一口黑血,其中竟浮现出细小晶粒,随风消散。

第二天黎明,霍延年大军抵达敦煌城外,却发现城门大开,空无一人。唯有一块石碑立于道中,上书八个大字:

**法自行于世,不必赖神明。**

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一名六岁女童正趴在窗台上练字。她一笔一划,认真写下今日所学:

“裴昭说:我不做太阳,只愿做一根火柴。”

窗外春雨淅沥,润物无声。远处学堂钟声响起,孩子们齐声朗读: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非妄言,乃吾辈所信之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