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王妃把符画猛了499 > 第1732章 我有秘密(第1页)

第1732章 我有秘密(第1页)

周时阅都有点儿好奇了。

陆昭菱说了几句话就让人家哭成这个样子?

“她说什么了?”

青木说,“属下也没有听清楚,王妃就是轻声细语说的,应该不是什么威胁恐吓的话。”

周时阅说,“本王进去看看。”

这个金喜其实不难审,他们之前已经审出来了,但是她身上那些得用玄术才能破掉的符术还没解掉。

周时阅本来就想让她再吃点苦头,之前就没让殷云庭他们来处理。

这个金喜一直绑着,嘴里塞着布,一扯掉,她就会发狠,跟一头狼崽一样。。。。。。

阿川背着蜂蜡鼓,踏上了北行的路。他不识地图,也不懂方向,只知太阳升起时便朝光前行,日落便寻一处避风岩穴歇息。木箱沉甸甸地压在他肩上,里面是孩子们写下的问题,每一张纸都像一颗未燃尽的星火,轻轻一吹,就能燎原。

起初几日,他穿行于荒岭之间,偶遇樵夫与采药人,见他聋哑却眼神清明,皆摇头叹息,递些干粮便匆匆离去。他们说,近来官道不宁,正音院派出“清语使”,专查民间私传异言,连孩童唱谣若不合律,也会被带去训诫七日。更有传言,京城已设“问罪台”,凡提“为何”者,视同谋逆。

阿川听不见这些话,却能从人们紧缩的眉宇、压低的手势中感知恐惧。他默默点头,继续赶路。夜里,他摊开那些纸条,用炭笔在背面一一描摹,仿佛这样就能让声音留存。某夜月明如洗,他正低头书写,忽觉鼓面微震。抬头望去,一只灰翅夜鸟停在枝头,喙中衔着半片枯叶,叶上竟有墨迹:

>“你说不出,可天地替你说。”

鸟儿轻鸣一声,振翅而去。阿川怔住,随即伸手抚过鼓面,指尖触到那新刻的三字??“问即光”。他不懂其意,却觉得心口一热,像是有人隔着岁月拍了拍他的肩。

第七日清晨,他走入一片死寂村落。屋舍完好,却无人烟,门扉半掩,桌上有冷茶残羹,仿佛居民在某一刻突然消失。村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此地曾闻邪声,阖村流徙。”阿川蹲下身,从墙角拾起一枚碎陶片,上面歪斜刻着一个字:“?”

他心头一颤。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脚步声。一名老妪拄拐而来,衣衫褴褛,眼窝深陷。她见阿川手中陶片,忽然跪地叩首,声音嘶哑:“你是……守问居的人?你还记得我们吗?”

阿川摇头,又指了指耳朵,比划自己听不见。

老妪却哭了:“三年前,我孙儿在这里写下‘为什么好人要饿死’,当晚就被带走。第二天,全村都被迁走,说是‘净化声场’。可我们什么都没说啊!我们只是……只是想问个明白!”

她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纸条,递给阿川。纸上只有五个字,墨迹已被泪水晕开:

**“我们还想问。”**

阿川接过,郑重放入木箱最底层。他起身,向老人深深一拜,然后转身离去。老妪望着他背影,喃喃道:“孩子,你去吧。替我们走完这条路。”

越往北,风越冷。山势渐平,平原开阔,远处已可见京畿城墙轮廓。然而就在距城三十里处,一条宽阔沟壑横亘眼前??那是朝廷为阻断“言脉传导”而下令开凿的“绝音渠”,深十丈,宽二十步,底部铺满铜砂,据说能吸收一切声波震动。

寻常人至此只得绕行百里。但阿川站在崖边,静静凝望。他不懂工程,也不知如何渡过,可他感到鼓在背上发烫,像是催促他做点什么。

他闭上眼,伸手探入木箱,抽出一张纸。是个六岁女孩写的:“天上星星会疼吗?”他将纸贴在胸口,跪下,双手合十,仿佛祈祷。然后,他取出炭笔,在渠边青石上,一笔一划写下三个大字:

**“继续问。”**

字成刹那,大地轻颤。

渠底铜砂无风自动,如潮水般退散,露出下方黝黑管道??正是当年沈念设计的九脉支络之一!管道顶端缓缓开启,一道微光自深处升起,映照出阶梯形状。阿川睁眼,毫不犹豫迈步而下。

当他踏上第一级台阶时,整条管道骤然共鸣。二十年前被封印的声流重新奔涌,携带着无数被压抑的疑问、呐喊、低语,在黑暗中汇成一条光之河。他沿阶而行,两壁浮现出层层叠叠的文字,全是历史上曾被禁止的问题:

>“君权真的天授吗?”

>“穷人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如果所有人都错了,对的人还要沉默吗?”

这些问题如星辰闪烁,照亮前路。阿川一步步向上攀行,直至尽头。出口之上,正是京城西郊,语林碑所在的广场。

此刻,碑前聚集数千百姓。钦天监正举行“净音大典”,欲以《正声律》彻底抹除碑文。主事官员手持金册,高声诵读:“凡非官定之言,皆为妄语;凡质疑圣训者,魂归虚无!”火盆中符纸翻飞,浓烟滚滚,直扑碑体。

就在最后一道净音符即将贴上碑面之际,地面轰然裂开。那条隐秘管道破土而出,化作青铜巨龙盘绕碑座。碑身金光暴涨,旧文未灭,新字浮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