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且隋万事顺安什么意义 > 第275章 骗子(第1页)

第275章 骗子(第1页)

黎明,如同一位迟疑的访客,终究还是撩开了笼罩大兴城的黑暗面纱。

只是这晨光,并非带来希望的金辉,而是一片沉郁的、铅灰色的天光,映照着城头凝固的血迹、焦黑的痕迹,以及城外那无边无际、如同蝗虫般再次逼近的联军阵列。

休战一日的约定,随着太阳的升起,已然到期。

反隋联军的大营,在经历了一夜的骚动与不安后,终于再次沸腾起来。

无数士兵从营帐中涌出,在军官的呼喝声中整队列阵,刀枪如林,旌旗蔽空。

攻城器械——那些高大的云梯、坚固的撞车、以及无数扛着简易飞梯的死士——被再次推向前线。

战鼓声由疏至密,最终连成一片压抑的雷鸣,敲打在每一个守城者的心上,也敲打在那些心怀鬼胎的反王心头。

然而,与昨日那不顾一切的疯狂攻势相比,今日联军的气势,明显弱了不止一筹。

士兵们前进的脚步带着迟疑,目光不时瞟向那寂静得有些过分的城头,尤其是景曜门方向。

杨广未死的震撼,那场血腥酷烈的城头刑典,以及太上皇临终前那番直刺灵魂的质问,如同无形的梦魇,依旧缠绕着许多人。

更重要的是,那面在晨光中依旧飘扬的隋字大旗,以及旗下隐约可见的守卫身影,都在无声地提醒他们——那个男人,可能还活着,或者,他的意志,仍在守护着这座城池。

李渊立马于中军帅旗之下,面色阴沉如水。

他身侧的李密,眉头紧锁,捻着胡须的手指透露着内心的不宁。

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罗艺等人,也都面色凝重,远远眺望着城墙,竟无一人率先下令发动总攻。

“唐公,魏王,”窦建德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粗粝的沙哑:

“这城……静得有些反常啊。按说经过昨日,守军士气应受打击,为何今日不见丝毫慌乱?杨广若真已垂死或已死,杨子灿凭什么还能如此镇定?”

王世充阴恻恻地接口:

“莫不是……真有埋伏?或是那杨子灿,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后手?”

李密深吸一口气,强自压下心中的不安,沉声道: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杨子灿惯用奇谋,此必是疑兵之计,意在拖延时间,动摇我军心!当一鼓作气,破此空城!”

话虽如此,但他自己心中也无十分把握。

杨广的“死而复生”已经完全打乱了他的算计,让他对任何超出预期的情况都充满了警惕。

就在这数十万大军踌躇不前、气氛诡异之际,大兴城北面诸门,尤其是承受主要压力的景曜门,竟然在一阵沉闷的“嘎吱”声中,缓缓地、堂而皇之地……洞开了!

没有守军冲杀而出,也没有箭矢如雨落下。

城门之后,露出的并非是严阵以待的隋军战阵,而是空荡荡、寂静无声的城门甬道,以及其后更显幽深的坊街,仿佛一张巨兽沉默张开的嘴,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这一下,联军阵前顿时一片哗然!

开门献降?

不可能!

以杨子灿的性格和昨日展现的狠辣,绝无可能不战而降!

空城计?

这未免也太明目张胆,太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了!

陷阱!

这一定是陷阱!

几乎所有联军将领,包括李渊、李密在内,脑海中都瞬间闪过这个念头。

就在联军上下惊疑不定,进退维谷之时,景曜门城楼之上,出现了几个人影。

为首者,正是身披白色锦袍、外罩银色山文甲的魏王杨子灿。

他并未戴盔,长发以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闲适,与城下剑拔弩张的数十万大军形成了极其荒谬的对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