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尚书”
“切勿多心,忧心”
“朕留你下来,就是想问几个事”
“福建郑氏,延平王”
“朕想知道,他那边的真实情况”
“兵力,财力,战船,商队,军队战斗力,乱七八糟的,都可以”
“聊到什么算什么,什么都可以说的”
“毕竟,整个朝廷,也就你最熟悉了,朕也很放心”
、、、
说完后,一身便服的朱皇帝,还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坦诚,不想给这个老杆子压力。
是的,大明王朝,最后一个大军阀,福建郑氏海盗集团,是朱皇帝心中的一个倒刺。
这个军阀集团,盘踞的时间,太长了啊。
天启年间,他们郑氏,就开始在福建沿海崛起,盘踞了几十年啊。
所以说,打不得,骂不得,即便是朱皇帝,也得小心谨慎。
还好,现在有了卢若腾,朱皇帝就可以坦诚质询了。
朱皇帝很清楚,这帮进士出身的读书人,骨子里,讲究的忠孝礼仪,奉大明朱明皇室为正统。
“还好”
“原来如此”
骤然听到,是关于福建郑氏。
老辣的卢若腾,内心暗忖几句,脸色也放松了不少。
这个话题啊,即便是朱皇帝不提,他也要站出来说的。
毕竟,有一些事情,要是不说清楚,以后容易产生间隙,更容易受朱皇帝猜忌。
“回禀陛下”
“当年,江南兵败,鲁王去监国大位,南下福建”
“就在那个关口,鲁王监国的朝廷,已经崩散的差不多了”
“即便是内阁成员,六部尚书,左右侍郎,22个重臣,全都所剩无几了”
、、、
一句话,简要概括,鲁王政权,早就完蛋了。
要说福建郑氏,就不得不说鲁王政权,都是两个沿海,或是海上小政权,交叉太多了。
同样,身为鲁王监国的老杆子卢若腾,也要说清楚,当年的鲁王政权往事。
不说清,那是不行的,武夫杀皇,天威难测,圣心如渊啊。
如今的大明朝廷,早就打下了广东,算是连上了福建厦门郑氏。
这个时间档口,朱皇帝谁都不找,偏偏找上卢若腾,其中的意味,很让人值得怀疑了。
“吏部左侍郎林汝翥,退隐海盗,踪迹难寻”
“刑部右侍郎董守谕,辞官退隐了,躬耕乡里,教书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