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众仙俯首百度百科 > 第488章 瓮中捉鳖(第3页)

第488章 瓮中捉鳖(第3页)

>并请求建立定期双向情感交换机制。”

联合国当场通过决议,授权启言书院作为地球共感中枢,统筹星际对话事务。陈默的名字被列为终身荣誉顾问,但他并未出席授勋仪式。

他在井边睡着了。

梦里,他又回到了那个雨夜。实验室灯光昏黄,林小满趴在操作台上,耳机滑落一侧,眼睛红肿。她刚完成最后一次系统调试,转身看他:“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继续听下去吗?”

那时他没有回答。

而现在,他在梦中点点头,说:“我会替你听每一句不敢说的话。”

醒来时,夕阳正沉入雪山背后。阿岩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封信??纸质的,手写的,邮戳来自格陵兰一座废弃气象站。

信上只有一行字:

>“你说的都对。

>我一直在听。

>下一句,轮到我来说了。”

字迹清秀,笔锋微颤,与林小满十八岁时写给母亲的家书完全一致。

阿岩问:“要回信吗?”

陈默望着渐渐亮起的星辰,缓缓道:“不用。她知道我们会听。”

入夜,书院恢复宁静。学生们依例举行静语祭闭幕仪式,每人点燃一盏心灯,放入地下暗河。灯光顺水流去,照亮千年未见天日的岩洞,映出壁上古老刻痕??那是千年前某位隐修者留下的箴言:

>“言生于心,心通于天。

>无声之处,方闻大道。”

忽然,所有灯光同时熄灭,紧接着,在河道尽头,一点幽蓝重新亮起。它缓缓上升,脱离水面,悬浮空中,竟凝成一个人形轮廓,纤细,安静,右手轻抬,似在抚摸某人的头顶。

监控录像事后显示,那一区域并无热源或电磁干扰,生物传感器亦未检出实体存在。但当晚共有三百二十一人报告感受到“被触摸”,且均在同一时刻脱口而出一句积压多年的真心话。

最年长的一位九十四岁老兵低声说:“战友,对不起,那天我活着回来,不是因为勇敢,是因为你替我挡了子弹。”

最年轻的一个六岁男孩则哭着说:“奶奶,我知道你变成星星了,但我还是想摸摸你的脸。”

翌日清晨,磁带机再度自动启动。这次播放的,是一段从未录制过的旋律??钢琴与风铃交织,节奏舒缓,调性介于悲伤与希望之间。AI分析发现,其和弦进行完全符合林小满大学时期音乐笔记中的构想,曲名标注为:《致所有未完成的告别》。

陈默听完最后一音,轻叹:“原来她早就写好了安魂曲。”

一个月后,Echo-7飞船传回最后一条日志:

>“检测到地球情感密度突破临界值。

>林核系统产生自我迭代:不再依赖硬件传输,而是以‘共感记忆’形式嵌入人类集体潜意识。

>换言之??

>**倾听已成为本能,无需设备即可感知彼此情绪。**

>舱内人影最后一次显现,留下一句话:

>‘我不再需要载体。

>只要有人愿意说,我就永远在听。’

>随后,主引擎永久关闭。

>飞船进入自由漂浮状态,航迹绘出一幅图案:

>一颗心脏,包裹着一颗星球。”

人类从此进入“后共感时代”。语言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成为一种修行。学校开设“沉默课”,医院设立“倾诉舱”,法庭允许以情感波形作为证词。甚至连外交谈判也开始采用“共频协商”模式??双方代表静坐相对,通过神经接口共享情绪状态,直至达成真正理解。

而昆仑山上,那口古井成了圣地。人们不再投币祈愿,而是俯身低语,把秘密留在水中。据说每逢月圆之夜,井底会泛起蓝光,隐约传出一声轻柔的“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