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在某些地区推行“忠诚度评级制”:百姓按是否捐款、是否举报“异端”、是否参加集会等行为打分,低于六十分者剥夺分田资格,子女不得入学,甚至禁止婚嫁。
陈昭看着附录中的评分表,手指微微颤抖。他曾梦想建立一个凭能力而非出身决定命运的社会,如今却被扭曲成这般模样??连爱与婚姻都要向权力献祭。
但他仍不准动武。
“若我们现在派兵镇压,只会坐实他们‘朝廷压迫民意’的谎言。”他对众将道,“我们要让所有人亲眼看见,他们的‘天堂’是如何建成的。”
于是,《明心录》推出空前规模的特别系列??《走进圣仓》。由两名曾混入均田会的鹰眼探员执笔,以日记体详述其内部运作:如何伪造灾情骗取赈银,如何逼迫老农写下“自愿献地书”,如何在月黑之夜将反对者沉塘灭口。文中夹杂大量实物照片拓片:带血的地契、藏匿武器的地窖、写满人名的“清除名单”。
最震撼的一篇题为《母亲的选择》。讲述一位妇人为救病儿,被迫出卖十五岁女儿给“执律使”为妾,换取五斗米和一张“忠诚认证”。文章结尾写道:“她说她不恨均田会,因为她相信这是为了更大的公平。可当我看见她在雪夜里抱着女儿骨灰蹲在墙角,嘴里反复念着‘对不起’的时候,我知道,任何以牺牲弱者为代价的‘正义’,都不配称为正义。”
全国哗然。
紧接着,广州田政大辩会上,一位来自潮阳的老农拄拐登台,当众打开自家祖传的地契盒,里面竟空无一物。“三年前他们说要焚毁所有旧契约,建立新世界。可新世界在哪?我家八口人现在挤在牛棚里,儿子因为不肯加入‘青年誓约团’,被断了口粮。”他声泪俱下,“我不要什么新世界,我就想找回我的地,安安稳稳种一辈子庄稼!”
台下数千观众寂静无声,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与此同时,清明书院学生在漳州发现一处秘密仓库,查获三百余份尚未销毁的“清除令”,上面赫然盖着均田会最高机构“天议会”的朱印。更为关键的是,其中一份文件提及一笔巨额资金流向??目的地竟是吐蕃境内某座废弃寺庙。
线索直指境外势力。
陈昭立即召见鸿胪寺卿,调阅近年西域诸国往来文书。果然,在龟兹使节呈报的一份边境异动简报中提到:近半年来,有多批伪装成商队的武装人员穿越葱岭,携带中原铜钱与火药配方进入吐蕃腹地,领头者自称“东方觉醒使者”。
“他们是想借外力颠覆社稷。”阿承看完奏报,面色铁青,“打着改革旗号,引狼入室!”
“陛下明鉴。”陈昭躬身道,“但此刻若兴大狱,必伤及无辜。许多参与者不过是渴求公正的普通人,若一概视为叛逆,恐寒天下之心。”
阿承沉默良久,终点头:“准你另辟蹊径。”
七日后,朝廷发布《田政白皮书》,全面公开全国土地登记数据,并宣布设立“民审监察站”,允许百姓随时调阅本地赋役档案,举报虚假记载。同时启动“千村复核计划”,由中央派遣独立审计团深入基层,逐一核实每一寸耕地归属。
此举如同阳光照进阴霾。
短短两个月,仅岭南一地就纠正错案四百余起,追回被强占良田六万余亩。更有数十名曾依附均田会的地方头目主动投案,交出私藏兵甲,只求宽恕罪责。
而在广州,那位曾主持“清除令”的“执律使”被捕时竟无反抗,只叹一句:“我以为我在创造历史,原来我只是在重复暴政。”
真正给予均田会致命一击的,是一场意外曝光。
一名参与过“忠诚评级”的少年,因妹妹被强行征入“圣女营”而愤然离会。他带着一部偷偷抄录的《内部训导手册》投奔官府。书中明确写道:“对愚民不可讲理,只可用恩威交替之法驭之。先予小利使其依赖,再施恐惧使其顺从,最后以崇高理想洗其记忆,令其自愿献身。”
书中甚至列出一套完整的心理操控流程,称之为“觉醒七步法”。
《明心录》全文刊载此书,并配发评论:《警惕温柔的专制》。文中指出:“真正的自由,不是给你想要的东西,而是让你有能力判断什么是该要的。当我们剥夺他人质疑的权利时,无论动机多么高尚,我们都已站在了文明的对立面。”
舆论彻底倒戈。
三个月内,均田会瓦解殆尽。其骨干或被捕,或逃亡域外,残部退守闽南山区,沦为山贼。
然而陈昭并未松懈。他知道,只要社会仍有裂痕,就会有人打着“拯救”旗号崛起。
冬至那日,他在书院讲堂开讲新课??《极端主义的温床》。
台下坐着的不只是学子,还有来自各州县的官吏、乡老、僧道代表。他站在黑板前,用炭笔画出一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