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取出铁算盘,轻轻拨动一粒算珠。
叮??
一声清响,划破寂静。
她仰望星空,喃喃道:“曾外祖父,祖母,你们看得见吗?风吹起来了。”
就在此时,远处山道上,又传来脚步声。
不止一人。
她转身望去,只见数十个身影踏月而来,皆着粗布衣,手持铜灯。为首者竟是那位交州老户曹,身后跟着一群乡绅、学子、退伍老兵、甚至几位曾被审查过的宗室子弟。
“我们听说,共算之门永远敞开。”老者拱手,“特来求学。”
沈知微含泪迎下山。
从此,终南山不再只有童子军。每年春秋两季,全国各地凡愿秉笔直书者,皆可前来受训。课程不限算术,更重伦理??如何面对诱惑,如何承受压力,如何在亲人与正义之间抉择。
十年后,李昭继任共心理政司主官。他在巡视河北时,偶然救下一乞讨老妪,发现她竟是当年“罪籍妇孺”幸存者之一。老人临终前握着他手说:“孩子,谢谢你让我死前知道,这个国家还记得我们。”
李昭归京后,推动立法《昭雪令》,规定凡贞观以来因政治牵连遭贬谪之家,子孙皆可申请恢复名誉,返还祖宅(若存),并在宗庙设牌位祭祀。诏书颁布当日,洛阳街头万人跪哭,焚香祭祖。
又二十年,沈知微已白发苍苍,仍每日晨起拂碑、授课、批阅案卷。一日黄昏,她坐在桃树下,看一群孩童练习心算。忽有一小女孩跑来,举起手中竹片,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我知道什么叫共心了:就是大家都不骗人。”
沈知微笑着摸她头:“那你愿意当未来的算士吗?”
女孩认真点头:“嗯!我要查坏人,还要帮好人说话。”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山谷。学堂钟声悠扬,千灯次第亮起。
沈知微拄杖起身,望向远方长安方向。那里宫阙巍峨,烟火万家。
她知道,斗争从未停止。每年仍有官员贪腐落马,仍有谎言悄然滋生,仍有权力试图遮蔽真相。但她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共算学堂,越来越多的村庄响起算珠声,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问一句:“这个数,是真的吗?”
她回到草庐,取出《共算实录》最新修订本,在末页添上最后一段话:
>“我一生未曾居庙堂之高,亦无赫赫战功。
>唯有一事可告后人:
>我始终相信,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权利知道真相,也有能力守护真相。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坚持,汇成了不可阻挡的光。
>若有一天你感到疲惫,请记得??
>曾有一个穿粗布衣的女子,在雪夜里打开了一扇门。
>而你,就是那扇门后的春天。”
写罢,她吹熄油灯,躺下安眠。
窗外,风雪再起。
而山脚下,灯火通明,算珠声声不息,如春潮涌动,奔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