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朕真的不务正业篱笆好文学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科臣们也有自己的灵活性(第3页)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科臣们也有自己的灵活性(第3页)

葬礼之后,赵珩再度召集群臣于太庙。

他立于高台之上,手持《十问檄文》原本,面向全国宣读陈武昭一生功过,并宣布废除“谋逆罪株连制”,赦免所有参与兵变的将士,授予“问政勇士”称号,子孙可免徭役三代。

随后,他转身对阿禾深深一揖:

>“先生教我识人,更教我识己。

>今日起,‘天下共议会’升格为常设机构,直隶皇帝,每年召开两次。

>凡涉及民生之策,必先经议会辩论,三分之二代表通过方可施行。

>同时设立‘信火基金’,资助各地民间讲学会、女子书院、盲童识字班。

>我不再做‘为民做主’的君王,而是做‘听民作主’的守夜人。”

群臣震动,良久,掌声如雷。

数月后,黄穗受命主持首届“全国问政巡讲”。她走遍一百零八城,每到一处,便在广场中央点燃一盏油灯,焚烧民众投递的疑问纸条,灰烬随风而起,如同亡魂低语。

在洛阳,一位老农递上纸条:

>“我家三代种地,为何子孙永远是贱籍?”

她当众朗读,承诺三年内推动“户籍平等法”。

在扬州,一名妓女写下:

>“我们卖身求活,可谁给我们尊严?”

黄穗含泪收下,带回京城,促成《乐户脱籍令》颁布。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福州港口。一群南洋归侨围住她,齐声问道:

>“我们漂泊海外百年,还能不能算这个国家的孩子?”

黄穗登上货船桅杆,展开一幅长卷,上面是历代信火学子名录,她高声回应:

>“只要你还记得母语,还愿意问‘为什么’,你就永远是这片土地的儿子!”

人群沸腾,万舟鸣笛,海天回响。

又一年春,信火学院迎来建校二十一周年。

这一次,阿禾没有等万千纸鹤自远方汇聚。她早早准备好一百只空白纸鹤,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写下心中最大的困惑。

一个小女孩写道:

>“妈妈说穷人命苦是前世造孽,可我弟弟才三岁就饿死了,他也造孽了吗?”

一个少年问:

>“既然人人平等,为什么衙门从来不查富人家的税?”

最年幼的一个孩子歪歪扭扭地写:

>“老师说要勇敢提问,可我怕被骂,怎么办?”

阿禾收集所有纸鹤,放入竹篮,带到山顶焚化台。

火焰腾起时,她仰望苍穹,喃喃道:

>“谢秀奇,你看,他们还在问。

>李崇安,你看,火没灭。

>五娘,穗儿做到了。

>武昭,后来者没有停下脚步。”

忽然,天空裂开一道金光。

并非异象,而是数百架纸鸢自四面八方飞来,每一只下面吊着一只灯笼,组成巨大的文字,横贯天际:

>**“我们在问,故我们在。”**

那是海外学子联合发动的空中宣言,跨越重洋,只为这一刻共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