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定采取了更先进的间接征收赋税的办法——严格控制棉布、铁器的源头。
禁止扶桑、高丽民间私自种植棉、桑、麻等一切纺织原料作物。
禁止扶桑、高丽民间私自冶铁、织布。
违令者全家流放西伯利亚!
规划两个纯粹的小国寡民、无军队无官府、桃花源式的农业王国。
……
高丽、扶桑百姓沉浸在拥有土地的快乐当中不能自拔。
以后,田里种出来的粮食都归自己,官府一斤都不收~
简直太美妙了。
百姓们一致认为吴皇之圣明贤德,虽尧舜禹再世也不可比。
到了收获季,农夫们望着自家仓里满满的稻谷,恨不得一天对西边磕三次头。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玉皇大帝,站在南天门往底下人间,这么定睛一看。
嚯~
扶桑国和高丽国上空,无数白色的云朵隐约组成了两个字:
忠!诚!
到了这一步,帝国的绝对国防圈才算是完美的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慢慢的,两国百姓发现那些漂洋过海而来的上国南方商人真踏马黑心。
棉布卖的超贵,农具也不便宜。
但没办法,人总不能不穿衣裳吧?
只能省着点买!
这些黑心商人不接受以物易物,只收现钱。
没办法,农夫们只能把稻谷送去吴国商人开设的米铺里换成现钱,一斤稻谷才卖区区2文钱,廉价的令人发指。
但是,
商人们的解释合情合理。
“米多,米贱。”
“老乡,你们回去看看,现在谁家没田?谁家没粮?”
……
实际上不止是高丽、扶桑,整个南洋地区的米价都在下跌,最高区域不过5文一斤。
吴国境内米价最高的西北地区,一斤大米售价也不过8文。
除了粮食,帝国境内的铁器、棉布、糖的价格也在下跌。
但是,人工价格却一直在上涨。
人工上涨的趋势是从江南地区开始的。
以马鞍山重工为例,10年前,杂役工每月工钱2个银币,现在是6个银币。
民间棉织厂普通女工,10年前每月工钱是3个银币,现在是5个银币。
很明显,有人在背后刻意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