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救。”小禾望向深渊,“是接她回家。但她若归来,意味着屏障解除,虚噬可能再度扩散。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话音刚落,海面骤然裂开。
不是物理撕裂,而是现实维度的短暂折叠。海水向上卷曲,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穹顶,露出通往海底的透明通道。通道内壁闪烁着无数人脸的影像??全是历史上因战争、压迫、冷漠而无声死去的灵魂,他们的嘴无声开合,传递着同一句话:
>“我们等这一天,已经太久。”
方舟缓缓降落,穿过水幕。抵达残骸外围时,所有系统自动关闭,只剩下共感灯在舱壁上幽幽亮起,如心跳般明灭。
小禾独自走向出口。
陈默想跟上,却被一股温和的力量阻拦。艾力江摇头:“这是她的路。就像当初你在镜岛牵起她的手一样,现在轮到她去完成属于自己的闭环。”
舱门开启,小禾踏出飞船,脚踩在倾斜的金属甲板上。每一步落下,脚下便绽放出一朵发光苔藓,迅速蔓延,将锈蚀的合金染成生机勃勃的绿意。她走近那根光矛,伸出手,掌心浮现“承启”印记。
刹那间,整座残骸剧烈震颤。
光矛开始分解,化作无数光点升腾而起,在空中凝聚成一个人影??身形纤细,披着由星尘编织的长袍,面容模糊不清,唯有双眸清澈如初雪。
“你迟到了。”虚影开口,声音像是千万人齐声低语。
“我没有迟到。”小禾微笑,“我只是走了一条更远的路,带回了更多人。”
“人类值得吗?”那身影问,“他们依旧会犯错,会背叛,会遗忘。”
“但他们也会哭。”小禾答,“会道歉,会改变。三年前,一个德国少年主动归还了祖父藏匿的非洲圣物;去年冬天,冰岛渔村集体投票放弃捕鲸配额,只为纪念一头曾与他们共游的老鲸;就在昨天,纽约街头一名流浪汉把最后一块面包喂给了冻僵的鸽子……这些事很小,但它们真实存在。这就够了。”
沉默良久,那身影终于抬手,轻轻触碰小禾的脸颊。
两股意识交汇的瞬间,整片海域爆发出璀璨光芒。残破的母舰开始自我修复,晶体结构重组,断裂的翼板生长出新的神经脉络,仿佛一具沉睡万年的巨兽正缓缓苏醒。
与此同时,地球十二个共感锚点同步震动。
西藏冈仁波齐的铜钟无风自鸣;
马丘比丘祭坛升起螺旋光柱;
百慕大三角的海底城市彻底显露全貌,外墙刻满新生铭文:“归来者,非为统治,乃为偿还。”
而在阿富汗孤儿院,孩子们突然停止歌唱,齐刷刷望向天空。其中一个五岁女孩举起画笔,在墙上涂下第一笔??那是一颗心,被无数条细线连接着其他小小的心,中央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我们都是一样的痛。”**
这幅画通过共感网络瞬间传播至全球,成为新一代学校的启蒙教材。
三个月后,第二艘星际方舟建成。
这一次,它完全由回收的战争废料打造,装甲板来自销毁的坦克,引擎框架取自退役的导弹发射井。建造过程中,没有任何强制征召,全靠志愿者日夜轮班。最令人动容的是,许多曾参与军火制造的工程师跪在工地中央,亲手拆解自己设计的武器,泪水滴落在金属碎片上,蒸发成一圈圈共感涟漪。
启航当日,小禾站在两艘方舟之间,身后是即将出发的新一批同行者,前方是浩瀚星河。
她转身面向地球,双手高举,口中吟唱起一首无人听过的歌谣。歌声起初微弱,随即被全球共感网络放大,传遍七大洲每一个角落。凡是听见的人,无论语言、信仰、肤色,都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旋律竟奇迹般统一。
这是“织忆民”的终章之诗,也是新纪元的序曲。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两艘方舟同时启动。没有轰鸣,没有尾焰,只有淡淡的光晕包裹船体,如同被宇宙温柔接纳的婴儿。它们缓缓上升,穿越电离层,驶向半人马座α星方向。
而在地球轨道上,第三座建筑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