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既妥置成都内外诸事,点三千甲士为扈从,遂携刘循、卓膺离成都,北向凉州。
欲助诸葛亮成就北伐大业。
当然,还有给相父的惊喜。
他应刘备之命,同时带来了相父之家眷。
途次车驾徐行,见尘烟漫于道左,路途坎坷艰难,阿斗不禁倚轩沉思。
“前世相父六出祁山,餐风宿露,履险蹈危,何其难也。然其志固在复汉室、还旧都,纵如孤灯照夜,艰苦卓绝,亦忠志不改。终致积劳成疾,殒命于五丈原军帐之内,遗恨千秋,何其哀也!
今我重活一世,劝父亲早往隆中求贤,又安徐庶之母。
虽历七顾之劳,方得相父出山,然当父亲得知相父之能,明相父之忠,所付权柄、所予信任,远胜前世。
是以父亲能定五州之地,基业之盛,亦远超前世。
可见相父之才,堪为天授,非世人所及。
只要给他合适的施展空间,他必能运筹帷幄定乾坤,成就兴汉大业,不在话下。
可是……
可阿斗心中仍有担忧。
一是担忧相父粮草欠缺,不能安心北伐。
二是担忧相父错用马谡,以致重隘失守,徒生遗恨。
诚然,无论经济还是兵力,无论谋臣还是武将,我炎汉之盛都远胜前世。
相父麾下兵多将广,很有可能不会用马谡。
但谁能保证不出意外呢?
这次去凉州,一来监督粮官按时给相父输送粮草,二是要求相父将马谡给我。
不让他在相父军中添乱。
至于相父后方之事,我刘公嗣凭借两世的经验,定要妥为筹措,弭除隐患,让相父安心的去北伐。
舟车劳顿,一月有余,阿斗方得入凉州汉阳天水。
这是凉州往关中出兵的前沿。
诸葛亮特地将治所从姑臧临时迁到了这里。
诸葛亮得知太子前来,颇感意外,当即亲出城迎接。
算起来,他自穿着紫袍往汉中之后,一直身处雍凉之地,算来已有数年。
亦不知那个乖萌可爱,又对自己特别亲近的阿斗,现今长成什么样子?
会不会像梦中那般,单纯仁善,却又平庸贪玩,未识世事之艰。
可闻转调官员所称:太子聪慧绝顶,每论政务多有见地,待臣属谦和有度,于民事吏治亦能留心探问,虽在总角,却有圣君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