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小道士肝到玄门真君百度百科 > 第23章 修为暴涨耀夕的痕迹(第3页)

第23章 修为暴涨耀夕的痕迹(第3页)

她转向众人:“你们愿意继续吗?哪怕前方没有救赎,只有更多问题?”

沉默。

良久,烧婚书的女子站了出来:“我愿意。因为我终于明白,我不需要一个答案来证明我值得被爱。”

接着是撕家谱的年轻人:“我愿意。因为我祖先杀了敢于质疑的人,但我不会杀下一个提问者。”

老者颤巍巍起身:“我教了一辈子假道理,现在,我想学点真的。”

一人接一人站起来。

最后,只剩下男孩还跪着。

“你呢?”老妪看向他。

他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却坚定:“我……我也愿意。但我有个条件。”

“说。”

“从此以后,不再有‘导师’,不再有‘权威’,不再有谁可以宣称‘我知道’。我们可以分享困惑,但不能贩卖确定。我可以引导别人提问,但我必须永远提醒自己??**我的问题,不该成为别人的枷锁**。”

老妪笑了。那是多年来第一次,她笑得如此轻松。

“成交。”

她将骨笛插入地面,八孔朝天。鲜血顺着泥土蔓延,勾勒出古老符文。与此同时,男孩拾起桃木枝,在空中画下“启疑”之符。学生们手拉着手,齐声诵念各自心中最新诞生的问题,声浪汇聚,形成一道无形波纹,迎向降世的“终解之门”。

碰撞瞬间,无声胜有声。

塔形雾体剧烈震荡,那一双双呐喊的眼睛逐一闭合。最后,巨眼爆裂,化作漫天光尘,洒落在田野、河流、屋顶、人心。

当晨曦破云而出,井已恢复平静。晶石沉回水底,只余一圈涟漪,缓缓扩散。

学堂内外,人人脸上都有变化。不是顿悟,也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沉静的疲惫,像是跋涉万里终于停下脚步,虽未抵达终点,却已不再迷路。

数月后,第一本《千问录》正式刊印。封面无图,仅有一行小字:

>“献给所有不敢问出口的问题。”

书中收录了三百二十七个真实案例,每个问题后附有三至五种回应,从哲学思辨到个人经历,再到诗歌隐喻,风格各异,立场相左。末页留白,供读者自行书写。

此书一经流传,各地私塾纷纷效仿设立“疑堂”。更有叛逆学子将科举试卷涂改成问题集,主考官怒极反笑,提笔批曰:“尔等既不愿答,那就去问吧。”

十年光阴流转。

曾经的男孩已成为一名游方问者,行走于城乡之间。他不再穿道袍,只披粗布麻衣,肩挑两只竹筐,一筐装书,一筐装炭笔与白纸。每逢集市,便支起小摊,招牌上写着:

>免费代问服务

>不提供答案,只帮你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某日,他在小镇遇见一位老妇,蹲在巷口喂猫。

“您有什么问题吗?”他照例问道。

老妇摇头:“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问什么?命都快走完啦。”

“可总有哪件事,让您到现在还想不通吧?”

老人沉默许久,终于开口:“我儿子十年前被人冤枉砍头。临刑前他说‘娘,我没偷牛’。可全村人都说是他干的。我信了。我没去劫法场,也没为他申冤……我就这么让他死了。”

她老泪纵横:“我现在每天都在想??如果那天我说‘我相信你’,他会怎么样?他是真的清白,还是只是骗我最后一句安慰?我到底……该不该信自己的孩子?”

男孩听着,没说话,只是取出纸笔,将这个问题写下,贴在旁边木板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