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全本完结免费 > 第329章(第2页)

第329章(第2页)

与此同时,泉州梦政院内,柳红绡召集核心议事代表紧急会商。

“同梦之力已起,但我们无法控制范围与深度。”一名梦使忧心道,“若敌我双方都产生共情,战事固然可止,但防御也会瓦解。万一建奴借此渗透,假意共鸣,实则突袭……”

宋弘业沉声道:“更可怕的是,人心一旦习惯共感,便会厌恶孤独决策。将来若有人以‘全民共意’为名,行专断之实,谁来制衡?”

柳红绡凝视地图,久久不语。最终,她提笔写下三条新规:

一、禁止任何组织以“共梦感应”作为唯一决策依据;

二、设立“清醒者哨岗”,由未接入梦网的老人、孩童、病弱者组成监督团,确保不因集体情绪而失智;

三、所有重大决议,必须经过“三重验证”??梦感共鸣、理性辩论、实地试点。

骆昭赞曰:“这才是真正的民主,不是多数暴政,而是清醒的共识。”

就在此时,西北荒山,少年忽然睁眼。

他的左瞳已完全化作水镜,倒映出整个大明疆域:绿处为民治区,红处为战火地,灰处为观望城池。而一条金色细线,正从泉州出发,蜿蜒北上,如同血脉延伸。

“皇帝动了。”他轻声道,“他要回京。”

原来,承平帝在泉州停留七日后,决意返京推行宪政。他不乘龙辇,不带禁军,仅携骆昭与十二民选代表,沿运河北上,每至一城,便登台宣讲《七政宪纲》,邀请百姓提问质询。

首站扬州,万人空巷。有人高呼:“陛下若真要改革,为何不清算魏阉余党?”

皇帝当众宣布:即日起成立“肃贪特别法庭”,由梦使、士绅、平民三方共审,追查百年贪腐案。

次站镇江,学子质问:“八股已废,新科如何考?”

皇帝答:“今年秋闱,试题由百姓出,三百道策论题经梦网公投选出,考生任选其一,答卷公开刊印,由全民评分。”

至金陵,老兵怒吼:“我们为国征战,为何退役无养?”

皇帝当场批红:设立“军功养老社”,凡参战者,无论胜负,皆享田亩、医养、子女入学优待。

每一城,他都在改变。而每一变,都让“同行者”的称号更加真实。

然而,危险也步步逼近。

山东境内,一支伪装成商队的死士潜伏已久。为首者乃前锦衣卫千户,家族因新政失势,誓杀帝以“救国”。他们掌握了一种秘药??“断梦散”,可阻断梦网感应,使人短暂免疫共情感应,成为“孤独之刃”。

刺杀定于黄河渡口。

那一夜,风急云低。皇帝立于船头,望着滔滔浊流,忽叹:“若这条河也能说话,不知要控诉多少苛政。”

骆昭道:“但它现在有了代言人。”

话音未落,十余黑影跃上船舷,刀光如雪,直取龙躯。

刹那间,异变陡生。

船上十二民代表竟同时闭目,双手合十,口中低诵《约法十条》。奇异的是,他们的声音并未传出,却在刺客脑海中轰然炸响: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取一毫我恨不赦,得一钱百姓受损!”

这是第七声钟残留的影响??凡是曾听闻钟鸣者,体内皆存一丝共鸣种子。而此刻,在“同梦”之力催化下,种子爆发。

刺客们眼前幻象丛生:他们看见自己幼时挨饿,母亲典当首饰换米;看见兄长被官差打死,尸首抛于荒野;看见自己也曾跪求施舍,却被踢翻粥碗……而如今,他们手中的刀,正指向那个终于肯低头认错的帝王。

一人惨叫倒地,刀落水中:“我……我不是来杀人的!我是来讨公道的啊!”

另一人跪地叩首:“陛下……若您早十年这般说话,我家不会绝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