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咒文从她口中流出,那是千菱留下的最后遗言,从未记载于任何典籍:
>“我以残缺之躯,承接万念之重;
>我以盲眼之视,照见众生之痛;
>我以无声之口,代为呐喊:
>??还我真实,哪怕毁灭!”
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下,她的身体开始透明化,肌肤下浮现出无数流动的光影??那是所有人共享的记忆正在涌入她的灵魂。她看见婴儿的第一眼,老人的最后一息;看见战场上的兄弟相残,荒野中的陌生人相互取暖;看见母亲为孩子撒的第一个谎,恋人分手时强装的微笑……
海量情感如山崩般压来,她的七窍渗血,骨骼发出不堪重负的脆响。
但她始终站立。
三天三夜过去,天地变色,星辰移位。终于,在第四日凌晨,那股席卷全球的精神潮汐开始退去。试炼场中幸存者陆续苏醒,虽神情疲惫,眼神却前所未有地清明。
而盲女的身影,已在湖心消散。
只留下那根权杖残枝,静静漂浮于水面,顶端竟生出一朵小小的银花,花瓣薄如蝉翼,随风轻颤。
人们都说,每当有人真心流泪,那朵花便会微微发光。
数年后,世界并未迎来完美的和平,却有了真实的希望。
记忆屋遍布城乡,不再是秘密集会,而是孩童成长必经之地。学校课程新增“情感史”,讲述千菱、苏棠与盲女的故事;医院设立“共感疗愈科”,用共鸣技术帮助抑郁症患者找回失落的情绪连接。
而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北境??昔日的怒源之塔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开放式的纪念碑林。其中最高的一块石碑上刻着盲女最后的话语: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不想再假装坚强。”
>“愿后来者,皆可软弱,皆可受伤,皆可为爱不顾一切。”
每年春分,无数人前来献花。有人带着未寄出的信,有人抱着夭折孩子的衣物,还有曾在空壳状态下活过半生的老人,颤巍巍地对着石碑说出第一句“我想你了”。
某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南渊。清晨,守湖人发现承忆花旁多了一个脚印??很小,像是孩童所留。而在花叶背面,新浮现了一行字:
>“她回来了。”
>“这一次,带着眼泪和笑容一起。”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地等待。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无敌天命从来不是某种终极力量,也不是某个命中注定的救世主。
它是每一个在黑暗中仍愿睁开双眼的人,是每一次明知会受伤却依然选择去爱的瞬间,是千万次微小的坚持,最终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围坐在课堂里,老师问:“什么是情感?”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认真地说:“是我妈妈昨晚抱着我哭的时候,她说她害怕失去我,但还是松开了手,让我去远方上学。”
教室安静片刻,随后掌声雷动。
窗外,春风正吹过南渊湖,承忆花轻轻摇曳,仿佛也在点头。
你还记得吗?
那个愿意为你流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