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独自走向村后那片禁林??传说中埋葬着第一代葬刀使遗物的地方。
林中枯木横陈,腐叶堆积如山。他在一棵倒伏的老松前停下,将银钥插入树根缝隙。
轰然一声,大地裂开。
一座地下石室浮现眼前,四壁刻满符文,中央摆放着一把通体漆黑的短刃。刃身无锋,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仿佛它割断的不是肉体,而是**遗忘本身**。
男孩伸手握住刀柄。
没有痛楚,没有试炼,只有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苏瓷笑着化作光点;
??陈陌在悖论牢笼中睁眼;
??小女孩投入笔记本的火焰;
??千万人同呼其名的夜晚;
??以及,一个遥远的声音低语:
>“你想见他,就得成为他。”
他缓缓抬头,望向远方天际。
蝶形星辰正缓缓旋转,光芒洒落人间。
他知道,这把刀不会再被称为“葬刀”。
它将有一个新名字。
但他不会现在就说出来。
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来自武器,而是来自那些愿意记住别人的人。
---
百年之后。
地球早已不再是唯一的记忆容器。
人类文明扩展至群星,建立了跨星系的记忆网络“铭心环”。每颗殖民星球都设有“守名殿”,每日举行“唤名仪式”,确保每一个逝去的灵魂都不会真正消散。
而陈陌,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他的形象出现在艺术、音乐、哲学之中。有人画他背对朝阳的剪影,有人谱曲讲述他与妹妹的旅程,更有学者提出“共鸣存在论”:认为个体的存在强度,取决于被多少人真心铭记。
但在所有记载中,最动人的一段出自一位匿名诗人:
>“他不是神,不曾降下神迹;
>他只是在我们最黑暗时,
>愿意先点亮自己。
>所以当我们喊出他的名字,
>其实是在说:
>我也愿做那样的人。”
---
千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