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的饭馆很美味完整版 > 293 三杯鸡(第2页)

293 三杯鸡(第2页)

雨势渐猛,忽而一道闪电劈下,整条街陷入黑暗。唯有吴记灶房灯火通明??不是电灯,是炉火本身在发光,青蓝火焰中竟浮现出一行古篆:**救一人,即续一脉**。

就在此时,警报响起。

“薪火链”AI系统自动推送紧急通知:甘肃陇南山区发生泥石流,一所乡村小学被围困,通讯中断,救援受阻。更糟的是,当地唯一厨房因电力瘫痪无法供餐,八十多名学生已近二十小时未进食。

李哲立即联系陆莺,电话接通瞬间,背景传来直升机引擎轰鸣。

“我已经起飞了。”女人的声音穿透风雨,“但这次不一样??我收到了‘召唤’。”

“什么召唤?”

“昨晚我梦见一个穿宋裙的老妇人站在我床头,递给我一把青铜钥匙,说:‘东南三里,井下有火。’我按她说的位置挖开废弃水井,找到了一口密封陶瓮,里面是一套完整的宋代炊具,还有张地图,标着全国九处‘灶脉节点’。吴记是第七,陇南那所小学……是第九。”

众人震惊无言。

周组长颤抖着调出卫星图,发现那所小学竟建在唐代一座军屯遗址之上,而史料记载,此处曾设有“烽火炊营”,专为戍边将士供膳。

“火脉从未断绝。”阿满站起身,走向灶台,“只是沉睡太久。”

她舀起一勺灶心土混入米中,倒入锅内。随着沸腾,整锅粥泛出琥珀光泽,香气浓郁得令人落泪。她将粥分装进保温桶,亲自交给即将出发的志愿者车队。

“记住,”她叮嘱,“不要说这是‘救援’。要说这是‘赴约’??八百年来,我们终于等到你们这一顿饭。”

车队驶入雨幕,阿满回到堂屋,却发现陶罐中的灰烬正在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微型漩涡。她取笔研墨,在黄纸上写下十六字:**火种南渡,薪尽可燃;心灯不灭,何惧长寒**。然后将其叠成纸船,放入院中积水。

纸船漂出三尺,骤然燃烧,化作一道流光直冲云霄。

三小时后,奇迹发生。

尽管道路中断,但沿途村民自发组织人力接力,用竹篮、背篓、摩托车将热粥一程程送往山区。一位七十岁的老农扛着保温桶走了六公里山路,到校门口时跌倒了,爬起来第一句话是:“孩子们饿不得,我当年就是靠救济粮活下来的。”

当第一碗热粥送到教室时,监控拍到孩子们捧着碗久久不动,直到老师轻声说:“可以吃了。”

一个小女孩啜泣着说:“老师,这味道……好像奶奶做的。”

与此同时,全球共膳站点同步感应。曼谷街头,流动餐车的炉火突然转蓝;冰岛营地,冻僵的面包师梦见有人教他用雪水发酵面团;撒哈拉的司机真的按古汉语提示调整了柴堆角度,火焰顿时旺盛三分。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只能记录:**20:13-20:26,全球共膳网络出现统一生物电磁波动,峰值与人类催产素分泌曲线高度吻合**。

风波稍歇,新的信件又至。

这次是挂号信,寄件人为“中国科学院古文明交叉研究中心”。信中附有一段破译的甲骨文残片,内容令人心悸:**“昔有饕餮食人,今有贪狼噬灶。若见赤月照锅,速闭门户,勿呼其名。”**

专家附注:近期多地出现“公益厨房遭恶意举报”事件,有人散布谣言称“免费饭含有致幻成分”,甚至伪造食品检测报告。更有极端组织宣称“温情救济削弱奋斗意志”,扬言要“铲除软弱之源”。

阿满看完,默默将信烧于灶前。

当晚,她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开会。没有愤怒,没有恐惧,只有平静的部署。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给饭。”她说,“是怕人们发现??原来不用争抢,也能吃饱。”

决定如下:启动“隐火计划”。在全国三百个偏远站点秘密储备应急物资;培训义工识别心理操控话术;建立“反污名联盟”,邀请曾受助者公开讲述经历。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那个曾想轻生的母亲。她在直播中抱着女儿说:“那天我站在桥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是一个陌生人塞给我一碗牛肉面,说‘你看起来很累,先吃点东西’。就这一句话,让我多活了三年。现在,我也在学做饭,每周去救助站服务。我不是弱者,我是被点亮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