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里就是倭岛了。”
刘邦注视着面前遍布郁郁葱葱森林的本州岛,呵呵一笑。
“这倭地也和咱们中原没有太大区别嘛。”
“对了,这里的倭人还有多少活着?”
曹参答道:
“大部分都被抓去中原挖矿了,但是经过商量,还是留了一小部分下来,大概一百万左右吧。”
刘邦顿时很不满意。
“不是说了要全部杀掉吗?”
曹参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各地的工厂都对倭奴非常满意,他们吃苦耐劳,打死了也无所谓。”
“一个个都是天生的奴隶,若是直接灭族的话太可惜了,倒不如让他们多生一些。”
刘邦:“???”
过了好几秒,这位大汉皇帝才表情古怪地开口道:
“也就是你曹参说这个话了,但凡换一个人来说,朕都觉得是在胡说八道。”
曹参嘿嘿一笑,挑衅地看了陈平一眼。
陈平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说谁谎话连篇呢?
港口处,停泊着许多船只。
能看到大量倭奴如同蚂蚁一般,正在勤奋地搬运着各种货物。
刘邦又好奇了。
“这么多船都来运什么的?”
回答的是陈平。
“陛下,他们主要是来运送精铁矿的,咱们的工业革命现在需要大量的铁矿,倭岛上的矿石质量还是不错。”
顿了顿,陈平又道:
“不过倭岛的矿藏量太小了,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没办法满足大汉需求,大汉如今已经在澳洲进行铁矿开采和运输了。”
曹参补充道:
“这里还有一些银矿和金矿,都是咱们大汉官方的。”
金银这种东西是永远不嫌多的。
华夏大地上本来也有许多矿藏,但一代代的勘探和开采下来,金银铁矿的消耗速度都非常惊人。
邯郸、南阳在战国时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铁矿产地,但仅仅到了汉初,这两个地方容易开采的铁矿就已经消耗殆尽。
若非大汉从《工业革命》中学习到了新的采矿技术,这两个地方的矿场很快就要被迫转型了。
现在的大汉就是一个惊人的无底洞,不管有多少资源填进去,都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