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故事背景 > 第1238章 张庆合心有体会于伟正推心置腹(第2页)

第1238章 张庆合心有体会于伟正推心置腹(第2页)

于伟正没有睁眼,只是抬了抬手,示意继续。

林雪便一项项念道:“明天上午九点,东投集团党委书记贾彬同志预约汇报工作,主要是关于集团下一步发展战略方向的思考;九点十五分左右,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同志预约汇报,重点可能是关于县里部分干部的使用问题;九点半,副市长臧登峰同志和市建委主任马清文同志汇报,是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初步设想;十点钟,在市委礼堂召开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半年总结会议,需要您出席并讲话,讲话稿秘书长已经审核了;中午十二点,原定在市委招待所宴请国家白酒协会的调研领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于伟正摆了摆手,打断道:“白酒协会的接待,我就不参加了。请庆合市长和瑞凤市长代表市里出席就好。让郭志远秘书长也一起去,代表我一下。明天中午的时间先给我空出来,我回小招待所休息一下。”

“好的。”林雪立刻在本子上做了标记,然后继续汇报下午的安排:“下午两点钟,安排的是到市教育局调研教育工作……”

于伟正似乎想起了什么,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插话问道:“哎,上次白鸽部长跟我提过一嘴,说今年高考,我们市考上了几个清华北大?”

林雪马上回答道:“书记,根据教育局报来的简报,今年全市一共有六名学生被清华和北大录取,其中东洪县一个县就考上了三个,成绩非常突出。”

“东洪县?”于伟正沉吟了一下,指示道,“那这样,通知教育局,让东洪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还有县长李朝阳同志,明天下午调研的时候一起过来。另外,把今年高考成绩相对落后的两个县的领导也叫来。工作调研不能光听成绩,更要发现问题、查找差距、促进平衡。”

“明白了。”林雪记下要求。

“下午三点半,原计划是到市人民医院,视察新建的住院大楼和门诊部的工程进度……”林雪继续汇报。

于伟正听完下午的安排,又问:“晚上呢?晚上是什么安排?”

林雪翻了一下本子,汇报道:“晚上目前预订了四桌接待。最主要的是两桌:一桌是省公安厅副厅长周朝政同志带队,到我市检查督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另一桌是省财政厅一位副厅级干部带队,来专题调研我市灾后重建资金需求和安排情况。”

于伟正思考了片刻,安排道:“朝政厅长那边,他是从我们东原出去的干部,自己人,不讲究那些虚礼。请政法委和公安局的负责同志陪同接待好就行。如果明天早上我时间来得及,就陪他吃个早餐,叙叙旧。财政厅这边……”他轻轻叹了口气,“虽然是位副厅级带队,但财神爷是万万不能怠慢的。这样,晚上的接待我参加财政厅这一桌。你让庆合市长和瑞凤市长他们也协调好时间,最好都能出席一下。”

“好的,书记。”林雪一一记下。

林雪出去后,于伟正靠在椅背上,本想闭目养神十分钟,但思绪纷杂,竟也睡不着,只是眯了一会儿。十分钟后,他自觉醒来,看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待批文件,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开始一份份地审阅、签署起来。

第二天一早,还不到八点,市委书记于伟正就已经坐在了市委小招待所的餐厅里。只是周朝政昨晚上喝高了,没有起床。

于伟正也没有等,直接吃起来早饭。早餐很简单:一碗熬得稠糯的白米粥,一碟清脆爽口的腌黄瓜,还有一小碟咸菜丝。旁边也备着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和两根刚炸好的油条。于伟正对吃的要求不高,但看着这简单却精致的早餐,还是拿起勺子尝了一口粥,点点头对守在旁边的招待所经理老方说道:“这米粥熬得不错,火候到位,又黏又稠,家里就做不出这个味道。”

老方赶紧微微欠身,笑着解释道:“书记,这好米粥啊,有点小窍门。我们一般是头天晚上就用凉水把大米泡上,泡两三个小时,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放到冰箱里冻上一夜。第二天早上煮的时候,直接把冻好的米粒下到开水锅里,这样米粒一遇热就容易开花,粥自然就粘稠了。”

于伟正夹了一筷子腌黄瓜,嚼得嘎嘣脆,一边吃一边点头:“嗯,不错。干什么工作都得讲究个方法技巧,连煮粥也不例外。”

吃过早饭,于伟正用餐巾擦了擦嘴。交代道:老方啊,你给厅长汇报,就说我有安排,就不等他了。

秘书林雪已经准时等候在餐厅门口。老方一路将于伟正送到车边,于伟正朝他点了点头,算是道别。林雪拉开车门,黑色的皇冠轿车平稳地驶向不远处的市委大院。

八点半,于伟正准时坐在了办公室里,又开始批阅文件。九点整,东投集团党委书记贾彬准时敲门走了进来。

于伟正从文件上抬起头,将正在审阅的一份材料往旁边挪了挪,示意贾彬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贾彬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材料,主动开口道:“书记,我来向您汇报一下关于东投集团下一步工作方向的一些初步思考。”

于伟正看到贾彬主动思考工作,态度是肯定的,说道:“嗯,好,坐下说吧。”

贾彬将那份装订整齐、足有三四十页的材料双手放到于伟正面前:“书记,我到集团之后,做了一些调研,结合集团目前的产业布局、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市场机遇,初步形成了这份关于集团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请您审阅。”

于伟正拿起材料,掂量了一下厚度,又翻开看了看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说道:“嗯,看这材料的份量,就知道你们是下了功夫思考的。你说说看主要思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彬挺直腰板,汇报道:“书记,我是这么想的。市委提出了‘三化三基’的战略布局后,我们东投集团作为市里最大的国企,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力点。我认为,东投集团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盈利,也不仅仅是为了安置就业,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执行载体和市场化运作平台。企业相比政府,机制更灵活,更贴近市场。所以,我认为东投集团应该紧紧围绕‘三化三基’来系统谋划我们的主业和发展方向。目前集团业务相对分散,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优势,下一步应该收缩战线,聚焦主业,这条主线就是服务好全市的‘三化三基’建设。”

于伟正一边听着,一边快速地翻阅着报告,重点看了摘要部分和几个章节的标题。他听得出,也看得出,贾彬费这么大心思准备这份报告,根本目的还是想向市委展示,他贾彬不仅有党务工作的经验,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其潜在诉求不言而喻——希望在齐永林调离后,能够由他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实现党政一肩挑。

于伟正不动声色地听完汇报,合上材料,目光平和地看着贾彬:“贾彬同志,这份材料花了心思,提出了一些想法。不过,我想问一下,这份报告,齐永林董事长看过没有?集团班子其他同志是什么意见?”

贾彬连忙回答:“齐董事长最近忙于省公司那边交接筹备的事,集团日常经营这边过问得少一些,暂时还没请他看。经营层面的工作,目前主要是胡晓云副总在牵头。这份报告的主要思路,我和晓云同志通过气,她是认可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