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岳飞典卖丝衣为的是祭奠恩师。虽然岳飞此前守孝又守墓,他并不以此为孝尽。古时候,国人最重丧葬,若坟头,尤其是新坟,终年没个动静,过路人必叹:“此墓主必是断子绝孙了。”故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岳飞必至墓下拜奠。次数多了,不免手头拮据,后来,每逢初一、十五日,岳飞必典卖一件衣服,换取酒肉纸烛等祭品。
见岳飞奠毕将行,岳员外立身站在路上,待走近岳飞,问道:
“为父的有件事,心甚异之。你跟从多人学过武艺,他们中亦多有死者,为何单单只泣祭于周同墓下?”
“儿从学于周君时,周君待儿特厚。倾囊而授,胸中武艺,尽传与我,师恩隆重。儿念其死,无以报,聊于朔望致礼耳。”岳飞回言道,“父母常教儿多雪中送碳,少景上添花。不幸周君独子宋夏疆场捐躯,儿不忍他坟头凄凉,独处此冷殿之中,故常来祭奠,让他瞑目安息。”
岳员外又问道:
“为何墓前射三矢?”
岳飞回答道:
“射三矢者,为了牢记自己的射法因周君而精进。”
岳员外又问道:
“埋祭肉者为何?”
岳飞回答道:
“此祭肉乃周君所享,飞不忍用。”
岳员外更夸其美。岳飞回答道:
“儿闻:孔子殁,弟子皆庐墓三年,子贡还守六年。我的感恩之举,远不能及也。”
岳员外看见岳飞泪痕不干,双眼尽肿,怜之,将手抚他背,称赞道:
“将来国家需要效力之时,你定然会为国家而献身吧?”
岳飞誓言铮铮道:
“惟有父母大人应许,儿以身报国,何事不敢为!”
岳员外甚为自豪,乃叹道:
“我今得子如此,则无后忧矣。”
父子二人边做交心之谈,边往回走,不觉到了家门口。
进门时,只见媒人坐在堂中,姚氏端茶递水,忙个不了。二人进去相见过了,岳员外正要寒暄几句,再入正题,那媒人亟不可待道:
“鹏举与李娃的婚事,六礼还缺二礼,女方且喜且忧:喜的是亲已许定,得此快婿;忧的是不知何时六礼完备?”
六礼,即纳彩(提亲)、问名(合八字)、纳吉(男家将卜问所得吉兆通告女家)、纳征(下财礼)、请期(确定结婚吉日)、亲迎(婿亲往女家迎新妇)六种仪式。若婚姻成立,六礼缺一不可。
岳员外食指相迭,不紧不慢地说道:
“无巧不成书,我正要登门,你却来了。我已看过历日,来年三月十六是黄道不将吉日,暂定了十六日成婚。特请老嫂子前去约定此日可行否?”
媒人当日前往相州与海若说了。海若想目下已至残年,春上吉日女儿成婚有何不好?大喜,回信道:专等那日的到来。
第六节 百年姻眷(1)
自从纳聘李氏,又约定了亲迎吉期,岳员外夫妇快心满意,专等到春。
日往月来,不觉春三月,吉期将近。
一日傍晚,岳员外只是默默地吃饭,饭后,叹道:
“三月十六日,是鹏举毕姻吉期。汤阴与南平,不是短途。近日道路难行,如何是好?”
原来此时大宋,吏治大坏,徽宗皇帝宠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六位腐败大王,时人私下鄙称为“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