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军点头,“今晚上开始,咱们轮班守夜。”
“院里这些建材和工具,可得看紧,丢一样都麻烦。”
王老五这帮人实在,他们都知道这房子有多重要。
“文军,放心吧,咱几个轮着来,别说人,老鼠都不让溜进来。”
到了晚上,葛文军他们按说的轮流守着院子。
头几晚风声平静,除了狗叫之外,村里很安稳。
三叔公他们最近也收敛了,没人再公开闹事。
但葛文军心里明白,这些人就爱憋着坏,肯定还会折腾,只怕就是在等个机会。
新房盖得很快,墙一天天长高,屋顶的雏形都出来了。
乡里乡亲看着新房拔地而起,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羡慕的有,酸溜溜的有,背后议论的也有。
这天,柳清兰在院子洗衣服,突然有点犯晕。
她扶着墙歇了会,脸色白得厉害。
葛文军刚从地里回来,一看就发现她不对劲。
“清兰,咋了?哪儿不舒服?”
他赶紧搀住媳妇。
“没大事,就是头有点晕,许是这阵累着了。”
柳清兰笑得勉强。
葛文军心里一紧,媳妇有了身孕,哪敢放松。
第二天,他特意跑到镇上把老中医请来看。
老中医搭了脉,说清兰是气血有点虚,怀着娃更费劲,饮食得补上来。
“吃东西要讲究,鸡蛋、红糖水、肉汤,这些不能落下。”
“红糖最好,每天都喝点,补气血。”
葛文军把医生的话一条条都牢牢记住。
送走老中医,柳清兰心里打起鼓。
“这一阵鸡蛋、红糖可贵得多,票都不够用,家里还得凑钱盖房呢,我喝点米汤就凑合吧。”
现在物资紧张,供销社啥都凭票,黑市连响都买不起。
农户哪舍得,吃顿鸡蛋、红糖都难得很。
“胡说。”
葛文军直了脸,“媳妇孩子不要紧,盖再大房子都白搭。”
“家里钱还有,再难也得把你补好。”
说是这么说,葛文军心里其实也精细打算起来。
村子里的王婆子、赵香秀这些长舌头眼尖远,清兰上大夫的事儿一准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