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可汗回忆录全文 > 第551章 要多多用心(第1页)

第551章 要多多用心(第1页)

吴楚既臣,为唐藩国。

如此一来,这天下表面上已经一统了。

洛阳城中,诸臣为此,还特意举行了一场庆典,用以庆贺。

毕竟,这是三百多年来天下第一次南北合一了。

不过,典礼终究只是典。。。

夜露凝在桃树枝头,像未落的星子。沈知微的手指缓缓抚过石板上那行“今天,我又查出一个假数”,指尖触到裂纹深处时,忽然轻轻一颤。柳芽看见她眼底闪过一丝痛楚??那不是悔恨,而是三十年前某个冬夜的记忆突然苏醒。

“你知道吗?”沈知微低声说,“我最后一次见到赵文渊,是在敦煌城外三十里的沙洲。他骑着一匹瘸腿马,怀里抱着半卷湿透的账册。他说:‘他们已经开始篡改历法了。’”

柳芽心头一震:“历法?”

“是。”沈知微点头,“贞观九十七年春,钦天监上报日食误差达一刻三分,却被户部以‘天象无常,不必苛求’驳回。可这背后藏着大问题??若历法不准,节气错乱,则农税征收、漕运调度、军粮储备全都会失序。而最怕的,是有人故意让其混乱。”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我在西域这些年,一直在追查一条线:从盐铁专营到边军饷银,再到朝廷发放的‘祥瑞赏赐’,所有款项最终都指向一个秘密机构??‘寅支卯粮局’。它不在六部名录中,却能调拨国库三成以上的流动资金。”

韩九章猛地抬头:“这名字……从未听闻。”

“因为它本就不该存在。”沈知微冷笑,“它的运作方式极其隐蔽:每年预支来年的财政收入,再用未来的债务抵押新的借款,循环往复。只要没人揭穿,账面永远平衡。可一旦遭遇天灾或战事,整个国家财政就会瞬间崩塌。”

室内一片寂静。

李昭缓缓站起,将手中陶土算盘放在案上:“所以滑州堤防工程的资金短缺,并非个别贪腐,而是系统性抽血的结果?”

“正是。”沈知微点头,“他们不需要一次性盗走巨款,只需每年挪走一点点,再用虚假报表掩盖缺口。久而久之,民生工程枯竭,军备废弛,百姓困苦,而权贵早已转移财富,坐等天下大乱。”

柳芽忽然想起什么:“那《庆雪曲》中的隐藏数字……十万贯的‘美化拨款’,是否也是这个系统的产物?”

“那是冰山一角。”沈知微取出一枚铜牌,递给她,“这是我从帕米尔带回的凭证。上面刻着一组密钥,对应着藏于龟兹、高昌、碎叶三地地下钱庄的‘寅支卯粮’总账副本。只要启动解码程序,就能还原过去三十年的所有暗账流转路径。”

韩九章呼吸急促:“这足以扳倒整个利益集团!”

“但也可能引来灭顶之灾。”沈知微目光如炬,“这些人能在皇帝眼皮底下运作三代,岂会轻易暴露?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步都不被察觉,否则不仅是你我性命不保,连整个共算网络都会被连根拔起。”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少年冲入,手中捧着一封泥封信笺:“终南七号哨传来的密报!吐蕃使者已抵达长安,名义上为祝贺破阵大捷,实则携带一份‘盟约草案’,要求永久割让陇右道十二县,并开放河西走廊供其商队自由通行,免税十年。”

李昭冷笑:“打了败仗的人,反倒要赢家让地?”

“更诡异的是,”少年继续道,“随行队伍中有两名汉人官员模样的男子,据细作回报,竟是三年前被罢官流放的户部主事孙延年与工部员外郎崔明远。二人本应死于岭南瘴疠,如今却衣冠楚楚,随敌使同车而行。”

柳芽瞳孔骤缩:“叛臣通敌!”

沈知微闭目良久,忽道:“这不是偶然。他们是‘寅支卯粮局’的账房先生。真正的幕后之人,正借吐蕃之手完成最后一笔交易??把国家肢解,然后清算资产。”

众人悚然。

李昭沉声道:“我们必须抢在盟约签署前,公布真相。”

“但如何让百官相信?”韩九章皱眉,“朝中已有不少人收受吐蕃贿赂,更有甚者,本身就是‘寅支卯粮’的受益者。光靠一份海外账本,难以服众。”

沈知微睁开眼,嘴角浮现出一丝久违的锋利笑意:“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的罪证,在朝堂之上自动浮现。”

三日后,太常寺奉旨重排《万国来朝乐》,献于春祭大典。此乐原为歌颂四夷宾服之作,此次特命新乐师编曲,称“融合西域音律,彰显天可汗威德”。

无人知晓,这位“新乐师”正是曾在洛阳街头传递密码的盲女张小弦。她并未真正失明,只是自幼伪装残疾病退官籍,潜心研究声波加密术。此次归来,携父辈遗留的“共振验频器”??一件能通过特定频率震动显影隐形墨水的青铜匣。

大典当日,长安城内外万人空巷。朱雀门外,百官列班,各国使节齐聚,太子代帝主祭。鼓乐齐鸣之际,第一段琵琶响起,节奏平稳,毫无异样。

然而当第二乐章转入胡笳独奏时,细心者发现,宫墙内侧悬挂的历代诏书卷轴竟微微颤动。有御史惊觉不对,凑近一看,顿时面色惨白??那些本应泛黄静止的纸页上,竟浮现出一行行血红色的小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